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真相带来正义,正义给人安慰 ——《邪不压正》观后感
“糊涂”的小奶奶
人文关怀很重要
食新米 祭天地
和姐姐观赛
我爱妇产科
1
11 1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人文关怀很重要
 


□娄欣霞

   近日,在一本医学报刊上,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内容讲的是:两位B超室医生分别在二级甲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上班。他们对待病人的态度相差甚远。
    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B超室医生在跟患者交流时,总是粗声粗气地问患者:“你憋尿了吗?”患者小声回答:“做B超还要憋尿吗?”医生就很生气地对患者说:“叫你憋尿,你就憋,有什么好问的?”等患者憋好尿后,再去找医生时,医生就不耐烦地说:“不行,时间太短。你再去喝水,继续憋。”无奈,患者又喝了500毫升的水。来到B超室做检查时,医生又是一脸怒气地对患者说些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病情的准确性,患者又跑到另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做检查。走进B超室,一位50多岁的女医生和蔼可亲地对患者说:“这里有一次性纸杯,你拿着纸杯先去憋尿。”“通道的拐弯处有开水。”“新铺的地板有点儿滑,你小心点儿,别跌倒了……”在整个过程中,女医生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着健康知识及注意事项。
    前后两个医生,态度各不相同。人们常说“医患关系要做到换位思考,微笑服务”。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扪心自问:换位思考,微笑服务,医务人员是否真正做到了呢?如果做到了,患者伤人的事件是不是就会少一些呢?
    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医患双方的心理状态。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积极调整心态,以实现真正的和谐。在患病过程中,病人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更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医生,应该具备沟通的意识和技能。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医术高,还要懂心理学,给予患者尊重和治疗,既医病又医心。
    人文关怀是关心、爱护、尊重人。人文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
    构建和谐社会要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起步,必须以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重要前提,以和谐的医患关系为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时,医疗机构都应该把建设“和谐医院”作为追求的目标。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儿童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