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出彩河南人 最美天使心
1
11 1 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出彩河南人 最美天使心
 

——第五届最美护士剪影

本报记者 史 尧  文/图

 

使命担当,
巾帼不让须眉的“蓝盔战士”
    王楠楠,女,35岁,中共党员,主管护师;两次荣立三等功,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被联合国授予“护理特别贡献奖”。
    她凭借一股韧劲成为业务骨干。在练习模拟海上作战救护中,她在小腿上缠上2公斤的沙袋,每天在晃动的荡板上练习近500次,经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她一腔热血助推科室发展。她和团队潜心研究,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干预方案,救治了16批次300余例热射病患者。她一颗赤心勇担维和重任。她两次赴南苏丹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在高温酷暑、蚊虫肆虐、传染病高发、战火弥漫的环境下,成功救治200余名伤员,接生18名婴儿。

天使情怀,
患儿健康的热忱守护者
    朱莹莹,女,31岁,中共党员,护师;荣获郑州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工作中,她总是以笑相迎,百问不厌,百答不烦。一位巨结肠患儿因腹胀明显,洗肠特别困难,她坚持半个多月为其洗肠。当发现患儿家庭贫困、家长衣服破旧时,她主动从家中带来衣物及患儿必需品,并多次为患儿捐款。
    她创造性提出多元化干预及家庭参与式的无痛理念,成立加速康复外科的无痛病房,为患儿减轻痛苦,减少恐惧。她打造童趣化病房,让枯燥乏味的住院生活变得无痛舒适,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真情倾注,
照亮“异度空间”的最美护士
    任勇,男,54岁,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2018年被评为驻马店市最美护士。
    他把真情倾注给患者。一次,当地派出所送来一位“三无”(无姓名、无地址、无工作单位)患者。当时,患者蓬头垢面、浑身臭味,他顶着刺鼻的气味一遍又一遍为患者洗脸、洗头、擦身、洗脚等,又给患者换上干净的衣服。患者家属赶到后,激动地重复着:“谢谢!”
    面对精神病患者的辱骂、恐吓和生命威胁,他不惧风险,与患者近距离沟通,关注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

知行合一,
护理前沿的创新探索者
    杨福娜,女,33岁,中共党员;获中华护理学会第五届护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她倾心护理为患者服务,以食管癌护理工作为切入口,全天候护理病患,多方论证自制食谱,形成了术前预康复、术后加速康复的工作流程,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她紧跟护理发展前沿,在工作之余醉心科研,每天夜里12点前从未休息,短短时间内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等各类论文8篇。她带动护理优化创新,助力医院护理科研发展,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来到病区,以病区为教学现场,提高团队科学护理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情义无价,
爱心护理的忠实践行者
    张慧,女,31岁,预备党员,主管护师;内黄县优秀护士、“十佳”护士长。
    她致力于爱心护理。在无人照料的老夫妇住院期间,她始终陪护在两位老人身边,拿药送饭。出院时,老人紧拉住她的手不放,说:“俺闺女、儿子都没给俺洗过头、洗过脚,你对俺真不是一般好!”一位晚期乙肝患者弥留之际,儿女们害怕传染,将老人的后事全部托付给医院。她精心看护,老人感动得泪流满面。仅2018年,张慧一人护理服务患者268人。
    她肩负着健康扶贫重任。她所负责的贫困户签约服务率达到100%,一般群众签约服务率达到83%。

朝夕以待,
时刻准备着的“急诊战士”
    邵青青,女,29岁,中共党员,护师;郑州市卫生系统护理工作“新长征突击手”、郑州市第五届“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模范。
    她在急诊重症监护室里工作了6年,为患者灌肠助便,连续6小时紧急看护车祸少女,为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连续按压心脏40分钟,8个月身孕时为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充当人肉靠垫,一坐就是3个多小时,直到老人睡着。她两次路边救人,两名因异物窒息的孩子在她的努力下得到了救治。在救治过程中,她的拇指被孩子咬伤,她没有在意继续救治。当媒体采访她时,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用我的一根手指去换孩子的命,值!”

仁者匠心,
中西医结合的“医德标兵”
    费景兰,女,50岁,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中医护理科研先进工作者”,荣获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医德标兵”。
    她努力挖掘中医药宝库,先后创新了荷叶中药封包技术治疗肝硬化腹水,改良了脐火疗法,创立了疏肝健脾养胃操,掌握了易医脐针等技术,吸引了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前来参观学习。她曾连续72小时护理一名危重病患者,组织科室护士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款,从家带食材为食欲不振的患者做营养粥,加班加点照顾患者,不断创造生命奇迹。她坚持举办中医科普知识讲座13年,收到了患者的感谢信100多封、锦旗上百面。

爱心甘露,
守护美好的烧伤科“女超人”
    徐闽军,女,44岁,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南阳市“十佳护士”“最美护士”“巾帼建功标兵”。
    她努力钻研,带领团队掌握国际领先技术,每年护理数万名烧伤患者康复出院。
    她全周期照顾患者。钢厂爆炸,她4次往返事故地点接诊患者;2016年5月,全身烧伤面积达98%的救火英雄王锋入院,她和团队55个日夜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使王锋安全度过最重要的55天;特重度烧伤患儿被遗弃在病房,她召集成立紧急特护组,百般呵护,直到孩子康复;面对歇斯底里、拒绝治疗的毁容女孩,她耐心了解女孩的喜好,为女孩买来画笔、庆祝生日,精心照料,纾解女孩抑郁心情。

患者为大,
精心呵护生命的“健康管理专家”
    郭园丽,女,34岁,中共党员,主管护师;2018年荣获“推动河南省医院品质管理活动”优秀专家。
    她以护辅医。她带领团队不断探索,研制了床头摇高量角器等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年使600余名患者受益,使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由改善前的18.40%降低到8.00%。
    她心系患者。一天晚上,下班后遇到紧急抢救,她迅速推着抢救车冲进房间,不放弃一线希望,持续为68岁的老人翻身、用力拍背、抽吸误入气管的食物……终于,老人的心率开始出现。老人获救后,眼睛里浸满了泪水,紧握她的手说:“谢谢您,护士长,让我活着。”

热血风华,
生命通道上的奋力奔跑者
    韩旭,女,35岁,中共党员,主管护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天生扁平足的她,为了适应急诊工作的要求,专门定做了矫正足垫,坚持每天10公里的快走锻炼,克服脚部剧烈疼痛感。在紧急救护中,救护车遇险紧急刹车,她用双腿做“缓冲垫”以免患者发生碰撞,事后自己“瘸”了好几天。她曾为呼吸、心跳骤停的半岁婴儿做静脉穿刺,一针下去,婴儿的小心脏恢复了跳动;在交通事故抢救中,她在无菌操作下完成骨髓腔穿刺,在2分钟内为患者建立了生命通道。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