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巩义市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
|
本报讯 (记者李志刚 通讯员张冬杰)今年,巩义市坚持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为契机,认真研究、专题部署,明确任务、狠抓落实,采取4项举措全面强化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对复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巩义市成立了复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出台《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任务;以现场观摩形式,对创建标准进行解读,进一步明确软件、硬件建设要求;要求各成员单位及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定期研究、积极行动,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复审工作。 二是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巩义市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补充、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涵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巩义市中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疗单位建立专科联盟,不断强化重点学科建设,组建优势专科和特色门诊。市人民医院与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建立医联体,筹资100万余元,建成了面积近1100平方米的国医堂。市妇幼保健院整合院内中医妇科及儿科,形成中医服务区,利用专科优势,为孕产妇及儿童提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市17家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馆提质升级工程,完善中医药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中医药特色文化氛围,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三是推广技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巩义市确定市中医院为推广基地,开设了专门的教室,建立师资队伍,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开展了1000余人次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不断提升乡村医生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能力。每个村卫生室均有一名乡村医生参加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四是多措并举,中医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巩义市始终把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每年通过特岗全科、订单定向等措施,引进中医药人才,确保基层医疗单位中医药人员的配备能够适应医疗单位的发展需求;扎实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中医骨干医师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升全市各级各类中医药人员的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师承教育,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郑州市名中医专家工作室各1个,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开展中医师承教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