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尿糖两个“+”,血糖正常,这是为什么?
消融式放疗——肿瘤治疗领域的“第四代核武器”
让患者方便 让患者放心
1
11 1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尿糖两个“+”,血糖正常,这是为什么?
 

尿糖两个“+”,血糖正常,这是为什么?
□徐瑞平

   “医生,我血糖正常,但为啥尿糖两个‘+’?是不是化验结果不准确啊?”
    在门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患者尿糖结果为阳性,血糖却在正常范围内或者并未超出肾糖阈值。
    如果解释不清楚,患者就会对检验结果产生怀疑,甚至导致医疗纠纷。下面,我们就尿糖和血糖的关系一起学习一下,看看尿糖为什么会是阳性的。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被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几乎全部在近端肾小管被重新吸收入血。因此,最终的尿液含糖量甚微,用一般的方法检查不出来,故尿糖为阴性。
    但是,当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重新吸收的能力,尿糖往往为阳性。所谓肾糖阈值,就是指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通常为8.9~10毫摩尔/升。
    尿中是否出现葡萄糖取决于3个因素:血糖水平;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对血糖的滤过能力);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
    按照血糖水平划分,尿糖阳性可分为两大类。

    一、血糖高+尿糖阳性

    这类患者肾糖阈值正常,由于其血糖水平较高,超过了肾糖阈值,从而导致尿糖阳性。这种情况最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各种糖尿病。如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以及各种继发性糖尿病等。
    2.应激性尿糖。当遭遇急性卒中、重症感染、严重创伤、大手术等急性应激反应时,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可引起血糖暂时性显著升高及尿糖阳性;随着应激状态解除,血糖下降,尿糖转阴。
    3.类固醇性尿糖。常见于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这类尿糖是可逆的,停药后大多可以消失。
    4.饥饿性尿糖。较长时间的饥饿会导致血糖偏低,胰岛素分泌保护性减少;若此时突然大量进食,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导致血糖暂时性升高、尿糖阳性。询问患者近期饮食史,必要时可给足量的主食(每天250克以上),3天后复查糖耐量即可鉴别。
    5.滋养性尿糖。正常人短时间内吃进大量糖类食物后,导致血糖迅速升高超过肾糖阈值而发生一过性尿糖,但其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结果正常。
    此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生长激素瘤等,也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及尿糖阳性。
    需要说明的是:血糖与尿糖并非始终一致。在有些情况下,血糖虽高于正常值,但尿糖却呈阴性。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硬化,出现肾糖阈值增高,血糖升高而尿糖阴性。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抽血与留尿时间不同步而导致结果自相矛盾。例如,餐前测血糖正常而餐后查尿糖可能结果为阳性。

    二、血糖正常伴尿糖阳性

    其特点是尿糖阳性但血糖正常。患者无论空腹或饭后,任何一次尿液标本检查结果均为尿糖阳性,但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均正常。
    其病因与肾小管缺陷,导致近端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新吸收功能减低有关,也称肾性尿糖。临床可分为原发性肾性尿糖、继发性肾性尿糖、生理性肾性尿糖。
    1.原发性肾性尿糖。这与先天遗传有关,主要包括两个病:良性家族性肾性尿糖,范可尼综合征。
    良性家族性肾性尿糖多为显性遗传,常常是亲子共患。患者一出生即可查出尿糖阳性(尿常规无其他异常),但其他各项检查(如血糖、肾功能等)结果均正常。患者通常无症状,也不影响生长发育,预后良好,通常不需要治疗。但是,少数患者可能存在低血糖倾向。为了预防低血糖,患者饮食应确保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长时间饥饿,妊娠期注意加强营养,多餐饮食。也有少数患者日后会发展成真正的糖尿病,故建议对这类患者随访观察。
    范可尼综合征患者也是血糖正常但尿糖阳性。不同的是,这类患者有多种肾小管功能障碍,尿液中除了存在葡萄糖以外,还有大量氨基酸、磷酸盐、重碳酸盐等。患者往往有肾小管性酸中毒、骨痛、病理性骨折、佝偻病及生长发育落后等情况,预后欠佳。
    2.继发性肾性尿糖。指继发于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肾毒物质损害所致。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以及某些重金属(如汞、镉、铅等)中毒等。
    3.生理性肾性尿糖。也称“妊娠期肾性尿糖”,少数妇女在妊娠中晚期可因暂时性肾糖阈值降低而出现尿糖,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而抑制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致使肾糖阈值下降所致,分娩后可恢复正常。
    此外,尿糖还存在假阳性反应。如口服维生素C、阿司匹林、青霉素、异烟肼、多巴类药物,或尿中混有还原物,尿糖检测可以出现假阳性反应。

(作者供职于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