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学高为师 身正是范
清热凉血说犀角
我的中医初体验
立冬了,喝枸杞山药萝卜汤强肝肾
1
11 1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学高为师 身正是范
 

学高为师  身正是范
□任应国

   我是一名往届本科毕业生,从医10年后,有幸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云枝老师再遇于杏林。从师3年,马老师的医德医风医术影响着我的从医之路。
以师为鉴 提升自我
    2008年4月,一场面试开启了我研究生生活的新篇章。那场面试使我感受到了师者之博大,大医之精诚。作为基层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有机会考研出来并不容易,那次面试马老师和几位导师问了我脑干综合征有哪些,区别点在哪,我一下子就蒙了。因为以前上班来了患者只知道开单子检查,然后治疗,哪里想过这些问题。心想这下完了,研究生上不成了。我硬着头皮说了一些什么,至今都想不起来,但马老师没有放弃我,很包容地收下了我这个弟子。
    在随后理论与实践中,马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讲了许多理论和临床知识,使我不断地健康成长,也纠正了一些基层医院医生缺乏学习、思考的坏毛病。
    马老师说:“从医要以人为本,治病救人,体贴患者,方能得到患者的信任。”记得有一次跟随马老师坐门诊,这时来了一个中年男性患者,情绪低落,一言不发,患者家人很着急,不断地埋怨患者。马老师看到这种情况,让患者家人到诊室外等候,然后耐心地询问患者的感受,细心交流。最终使患者打开心扉,露出了笑容,诉说了自己发病原因和症状,从而得到顺利救治。
    马老师不仅拥有优秀的医德医风,更具备精湛的医术。马老师常说:“临证用药如用兵,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40余年的临证经验,应对各种疑难杂症得心应手。
    一年的在校系统理论学习后,我又开始了临床实践。临床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自以为工作几年了,有点临床经验,跟随老师查房有点儿飘飘然。有一次查房我们遇到一位患者,双手细颤,手指间肌肉轻度萎缩。马老师问我:“应国,针对这个患者,你询问病史、查体,给患者定位、定性,再做鉴别诊断,需要完善哪些检查?如何处理?你来分析一下。”我简单地问了患者情况,做了粗糙的查体,胸有成竹地说:“根据……症状,中医诊断为颤证,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我说完后心中窃喜,偷偷地看了马老师一眼。马老师面色微变,显然很不满意,但她并没有当面指出我的错误。她对所有的弟子说:“各位同学,针对这位患者,大家随后多研讨研讨,症似而病异。”我后来得知,那位患者是肌萎缩侧索硬化。
    马老师细致入微的医术影响着我的从医之路,现在每每想起此事,心中感慨万千,激励我不断学习,更新自我。
    “平中见奇,奇中见新”是马老师临证用药的特点。帕金森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疑难杂症,大家都知道如何诊断和治疗,但治疗效果总是难以令人满意。马老师研究帕金森病多年,她总是不拘泥于传统认识,从患者不同的体质、发病特点入手,进行个体化治疗。传统治疗帕金森病总是从肝论治,马老师在临证中发现脾位于中央,脾虚则五脏俱损,脾虚痰阻、瘀血阻络是发病的基本病机,提出了“帕金森病从脾论治”的理论,确定了“健脾化痰、通络熄风”的基本治法,丰富帕金森病治疗思路,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善于总结 凝练科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把医术提高,更要把高超的医术推广,让更多人受益,这就是科研的价值。马老师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经验要发扬光大,不只是弟子传承,更需要社会的推广与应用,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最佳救治。马老师多年来潜心研究脑中风、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等疑难杂症,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和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马老师多年来从事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理论与治疗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古法,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研制了“熄风定颤丸”“复智胶囊”等具有独特疗效的方药,并且进行了数年的临床研究,使广大患者得到合理化治疗,获得了社会价值,同时完美地体现了马老师科研思路,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就源于“复智胶囊”。
    在3年的理论实践中,秉承马老师的科研思路与方法,使我从对临床科研从无知到知之,再到知之较多,最后形成自己的科研思路,让我终身受益,使我在不断地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再学习、再总结,这就是我对科研的认识。
    我秉承马老师的医德医风医术,严格要求自我,在干好临床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理论总结,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出版专著1部。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中心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