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濮阳:全域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
|
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濮阳市卫生健康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精心指导下,按照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公立医院提质升级为抓手,强基层、打基础、抓创新,全域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聚焦提质升级 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濮阳市医院提质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实施意见,把提质升级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 2019年,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市长杨青玖就县级医院提质升级、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医共体建设、城市医联体建设等事项3次听取专题汇报,5次做出批示指示,4次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分管市长多次主持召开市医改领导小组会,及时协调财政、医保、编制、人事等部门,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各县也都成立由县长挂帅的工作专班,定期解决县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019年,濮阳市卫生健康委自挂牌成立以来,咬定医院等级评审核心指标,精心谋划,打出一套“组合拳”:首先组织动员、全面启动,召开医院提质升级动员会,坚定信心,压实责任。全市各级公立医院结合各自实际,弥不足、补短板、促提升,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啃下了提质升级中的一块块“硬骨头”。其次上邀一级、下沉推进,聘请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专家,为市级公立医院把脉问诊;组织市级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团式入驻台前县、范县、南乐县等地县级人民医院,“手把手指导”。再次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到医院暗访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通报,督促医院整改。2019年9月、10月,范县、台前县和南乐县的3家县人民医院提前高标准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市中医医院、市油田总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市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三级妇幼医院评审。 多策融合发力 濮阳市加大投入力度,筑网底强基层,累计投入3.09亿元对濮阳县等的4家县人民医院和范县等的5家县中医医院进行改扩建,增加业务用房面积12.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500张;实施卫生人才“369”工程,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绩效管理,提高基层队伍薪酬待遇,稳定基层队伍。 在加强医联体建设、盘活医疗资源方面,濮阳市依托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和县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统筹医联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围绕“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对城市医疗服务进行网格化布局,成立了濮阳市人民医院、濮阳市中医医院和濮阳市油田总医院3个城市医联体;围绕“县强、乡活、村稳”的目标,成立了濮阳县第一医共体、濮阳县第二医共体、南乐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台前县人民医院医共体4个县域医共体;实行医联体内同质管理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有效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有序就诊格局逐步形成。 濮阳市还大力实施智慧医疗工程,提高服务效率,借鉴杭州智慧医疗经验,在濮阳市建设健康濮阳信息平台,加快智慧医疗建设:大力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发展,借助健康濮阳信息平台,建设了濮阳市远程医疗中心,开通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信息资源管理等功能,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让群众就医更方便、更省时。 (本报记者冯金灿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