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
PDF版查看  第三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
PDF版查看  第四版:爱国卫生运动
 
第三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濮阳:全域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许昌:办好民生实事 打造“三圈两网”
信阳:科学防控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驻马店:全面实现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1
11 1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许昌:办好民生实事 打造“三圈两网”
 

   近年来,许昌市在高标准落实省定民生实事的同时,每年争取有2~3件卫生健康工作列入市定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医疗卫生基层不强、信息不畅、服务不优等问题。“十三五”以来,市县财政累计投入25.6亿元,在全市构建了“三圈两网”。
    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康圈。按照“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万~10万居民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自2016年起,许昌市连续3年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列入市定民生实事,累计投入1.3亿元,在中心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改扩建5个、提升9个,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96个。其中,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个300万元的标准,配备了DR(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生化分析仪等4类47种设备;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标准,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配备。
    建设中心城区半小时,市域范围2小时急危重症急救圈。2017年,许昌市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两个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病种为切入点,投入3400余万元建设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在许昌市中心医院设立市级救治中心1个,在县级人民医院建立救治分中心6个,在乡镇、社区建立基层救治网点100个;投入1888万元为市、县两级救治中心购置了11台具备心肺复苏、远程会诊功能的转运救护车。随着今年投资20.38亿元的许昌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市域内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将大幅提升。目前,许昌市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对上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对接,对下覆盖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并延伸到2984家村卫生室,贯通市、县、乡、村四级。
    建设基层中医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打造健康养生养老圈。2019年,许昌市遴选建设34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中医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养老服务。每个中心投入20万元,统一建设有中医综合服务区和住院养护区。人员配备方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到20%以上。诊疗设备、药事方面,按照标准配置了基本诊疗设备、中医诊疗设备和中医康复设备。中药房独立设置,中药饮片(含中药颗粒剂)达到300种以上。每个中心掌握使用6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2种以上老年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试点推广热敏灸技术。今年许昌市将再建35家,实现全市基层中医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构建计划生育家庭住院照料保障网。自2018年起,许昌市在全省率先实施计划生育家庭住院护理扶助制度。许昌市政府通过“统一招标、集中采购”的方式,为60周岁及以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父母购买商业保险,保险资金由市、县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扶助病种包括13类1059个病种,涵盖了绝大多数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截至2019年12月,许昌市累计接受扶助申请14918人次,支付扶助金1778.21万元。
    构建母婴安全保障网。自2018年起,许昌市连续3年将提升妇幼保障能力列入市定民生实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7亿元建设完善妇幼保健机构,去年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暨许昌市儿童医院、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其他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配备了筛查、检测等医疗设备;建设标准化的市、县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并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远程会诊网络和转诊救治网络;投入930万元,为市、县妇幼保健院配备6台高端母婴转运型救护车;在全省率先建立妇女儿童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创新开展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病历评审,对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评估、干预、跟踪救治“全链条”管理。近年来,许昌市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本报记者杨冬冬整理)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