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医院应全面升级治未病健康体系
中医扶贫莫忘扶人才
第八届全国中医疑难病学术研讨会暨柴胡论坛的通知
中医微创可视针刀镜
1
11 1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医院应全面升级治未病健康体系
 

中医医院应全面升级治未病健康体系
□丁林国 薛 松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互联网的冲击和市场的变化之后,治未病健康体系需要全面升级。相比于省级中医医院的标杆定位和县级中医医院的基层定位,地市级中医医院处于两者之间,如何全面升级治未病健康体系,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进一步促进治未病中心的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找准自身定位 固定基本服务内容

   省级中医医院的治未病中心立足于行业发展的标杆和引领作用,其优质的医疗条件和专家资源为治未病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县级中医医院的治未病中心则主要着眼于基层群众的养生保健、疾病防治服务。
    地市级中医医院医疗条件和专家资源不及省级医院雄厚,覆盖人群也不及县级中医医院广泛,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固定基本服务内容是维持治未病中心持续运营的根基。地市级中医医院的治未病中心对基层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服务人群和内容存在不足。
    与治未病中心密切关联的科室是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科)。目前,体检后干预和健康管理服务是地市级中医医院面临的共性短板,也是诸多医疗机构和健康体检机构亟待转型的主要原因。以“生命全周期的中医健康管理”为服务内容,将健康管理中心与治未病中心的主要服务有效融合,既解决了体检后干预调理衔接不足的问题,又为中医治未病中心的基本服务提供了稳定的群体。因此,以体检后的中医干预调理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是地市级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稳定发展的基本定位。

打通科室壁垒 立足全院养生服务

   广义的治未病不局限于养生保健服务,其“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内涵包含了不同健康状态的各个过程。在医疗机构中,“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属于治未病中心的主要服务内容,“已病防变”贯穿于各个临床科室的诊疗服务中,而“瘥后防复”则主要由康复科来承担。因此,在医院分诊台的服务中就将咨询就诊人群分别导向治未病中心、临床科室以及康复科。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根据其病情的变化和实际需求也可以将其转至相应的科室。
    治未病的理念不仅局限于治未病中心,还应贯穿于医院的所有科室中。因此,治未病中心的相关产品、仪器、服务项目应该向全院的患者服务;每一位临床医师都是治未病理念的实践者和宣传者,每一位专家都是治未病中心的建设者和支持者。治未病中心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各临床科室的专家根据工作经验和患者的实际需求,共同参与开发和推广使用。治未病不局限于治未病中心,而是将广义的治未病理念渗透到全院的各科室,立足于全院的保健、养生、康复服务。

吸收新科技 丰富养生服务内容

   在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治未病的服务内容不再局限于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传统技术。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催生了许多较为成熟的诊疗评估手段,这对治未病中心的长远发展也必不可少,比如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体质的辨识与疗效评估;心肺耦合技术应用于睡眠质量的评估与子午流注的客观化应用;手指脉波应用于整体健康状态的评估等。
    现代科技成果应用于治未病服务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统一的治未病理论框架和服务规范下不同技术之间无法形成相互融合的整体。同时,不同检测结果之间往往无法相互印证,甚至自相矛盾。因此,在筛选新的技术和设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新技术的应用要符合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第二,新技术要有充分的现代科学方法论证基础。第三,新技术的选用要符合治未病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各技术之间形成多维度的综合干预评估体系,而非堆砌式的简单组合。

加强文化宣传 让内容更贴近生活

   治未病健康系统的实施推广离不开广大的群众基础,而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则是让广大群众接受治未病服务的必要条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基本方针要真正落地、深入民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治未病的文化宣传需要渗透到群众的衣、食、住、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近年来,各大媒体纷纷推出各种养生保健的科普作品,内容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正本清源,治未病的科普宣传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宣传主体。治未病与养生保健是关乎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宣传主体应该由行业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来发声。作为养生保健文化宣传的重要来源,地市级中医医院的治未病中心应树立权威形象,引领行业文化宣传的主流。第二,宣传内容。把控好宣传内容,除了要有足够的专业性和特色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公益性。文化科普宣传是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的,不应过多与商业宣传捆绑,以避免宣传内容有失客观。第三,宣传平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治未病的文化宣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平台。除了出版社、报社、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之外,治未病的文化宣传也需要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网络直播等形式的新媒体平台,选择贴近群众生活的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宣传。
    治未病健康体系的全面升级要充分建立在行业现状、时代背景、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治未病中心的建设也需要在行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框架下找准自身的定位。地市级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全面升级之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