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田野里的乡村
心灵的底色
停留在棉纺城的记忆
喝街头“鲜奶” 要防止传染布病
静 谧
1
11 1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停留在棉纺城的记忆
 


□田 培

   弹指一挥间,郑州市中心医院迎来了建院66周年。自1954年以来,曾经的郑州纺织医院,经历了创立、发展、成熟与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的成长与发展,承载着郑州市纺织城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郑州市地处中原,是一座既古老又美好的新型发展中城市,既是河南省省会,又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市作为正在建设发展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航空、电力、邮政和电信枢纽应有尽有。郑州市的前景美好,充满希望。但是,众多老郑州人的记忆,仍停留在那个棉纺城……
    郑州市中心医院(原河南省纺织工业局职工医院)就是棉纺城辉煌历史的见证。自1954年建院至今,经历了66个春秋。66年来,郑州市中心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见证着这座纺织城的兴衰与历史变迁。
    1949年,刚刚经历过战争的中原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家确定了在北京市、郑州市、西安市、石家庄市、邯郸市、咸阳市建设新中国“六大纺织基地”的战略规划。1951年,郑州市在豫丰纱厂原有的基础上组建了郑州棉纺厂(国棉二厂),拉开了郑州纺织城的建设序幕。1953年,国家又投资1.76亿元先后在郑州市筹建了5个大型纺织厂。在郑州市西郊的万亩(1亩=666.67平方米)荒野上,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不仅为中原大地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活力,还为众多劳动者提供了就业岗位。至此,郑州市六大纺织厂争奇斗艳,飞速发展,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那一扇扇朱红色的高大厂门,承载了众多棉纺工人的美好记忆与青春。
    1954年,为了确保纺织工业有序发展,当时的纺织工业部拨专款,在纺织企业聚集地    郑州市筹建一所综合性职工医院(河南省纺织工业局职工医院),解决了众多纺织工人和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
    建院初期,郑州市百业待兴,市政基础建设落后,道路交通还在规划和建设之中。医院克服条件艰苦、设备落后、经费不足等困难,发扬艰苦奋斗、救死扶伤和无私奉献精神,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到1957年,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医院科室机构已经健全,成为综合性职工医院。
    曾经的“机器一响,黄金万两”,是计划经济时期纺织工业的美好与辉煌,郑州六大纺织厂用骄人的业绩誉满中原大地,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与表扬,记录了一代棉纺工人的骄傲与荣光。
    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棉纺厂的原有体制和商业模式,受到严重冲击,效益每况愈下,红火的“纺织时代”渐行渐远。国营纺织行业成为国有企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同时,医院发展也一度陷入困境。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医院在改革中探索,逐步从行业医院发展成为市属综合性医院。
    2009年,乘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郑州市中心医院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医院在摸爬滚打中,理思路、谋发展,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先后与省内40多家基层医疗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河南省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以“医联体”为中心和纽带,首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协作机制,把作为三级甲等医院的技术、管理优势与各基层单位共享,使基层患者也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012年,郑州市中心医院正式更名为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能够与院校合作,为发展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全科医师等提供了平台和机遇,医院的社会形象与品牌形象有了新的飞跃。随着数字化医疗的发展,医院加快了智能医院建设的步伐,借助远程医学中心,实现“医联体”内部日间手术相关资源共享;开发“健康服务之家”智能APP(应用程序)、打造“96595”一键式健康服务平台等,不断简化患者就医流程。
    弹指一挥间,郑州市中心医院历经创立、发展、成熟、壮大几个阶段,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我相信,郑州市中心医院人将继续秉承老一代纺织人的优秀品质,积极探索集团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砥砺奋进!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中心医院)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