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传播教育好声音 |
|
□王颖婉 有句俗语说得好:一个人有了健康可以有100个梦想,没有健康只有一个梦想——就是健康。 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公办院校,具有培训和职业教育职能。 办服务人民健康的教育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近几年,学院着力打造健康照护的办学特色,呈现出环境好、教师好、学生好、教育好、形象好的新局面,传播出来的是教育好声音。 这是学院前进的好声音。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未来的老年人谁来照料,这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人民网刊发了学院海报上的内容:健康照护是什么?就是养好老的,育好小的,照护病的。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健康照护作为一个市场前景看好的职业,我们的责任就是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目前,学院成为首批河南省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基地,职业教育特色越来越鲜明,所以吸引了很多养老机构跟学院洽谈就业和员工培训等业务。 这是老师奋斗的好声音。学院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他们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一言一行诠释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一位老师叫武秋林,负责学院教学管理工作,30多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任劳任怨。他带领技能训练团队,指导学生参加护理技能大赛,在全省、全国获得诸多奖项。“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是老黄牛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蜡烛的精神。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那么,支撑教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是什么呢?是高尚的师德!为什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因为,他们是在为别人的家庭谋幸福。 这是学生成长的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重在引导,要在政治上、文化上、职业技能上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学院设有国旗班,利用每周一升旗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早读时,各个班级要领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晚自习时,学生们要读《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医学书籍;每个学生要会唱国歌、国际歌、共青团之歌,学生做到讲卫生、穿得体、扫干净、摆整齐、看着顺、觉得美。许多家长说,不管多么调皮的孩子,进入学院学习不到一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学习能力得到增强的同时,生活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我们深知,所谓“门槛”,能力达到了就是“门”,能力达不到就是“槛”,人生中的沟沟坎坎,多半是能力不足所致,学生的成长就是能力成长。 这是社会认可的好声音。去年5月,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专程到学院调研职业教育和健康扶贫工作。去年8月,新华社记者到学院采访职业教育和健康扶贫工作,后来在《国内动态清样》上发了一个内参。今年5月,学院领导应邀参加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论坛和全国同行介绍教学经验。如今,学院附属中专生源特别好,许多家长这样说:“这个学校很正规,教育孩子有一套。”学校和家庭有责任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一批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合唱”,学院将其贯穿于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一次,一个听众问一位著名歌唱家:“已经有很多人喜欢你,你为啥还要苦练呢?”他说:“我希望送给大家更动听的声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院老师们的一切努力,为的是传播教育好声音。 (作者供职于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