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招聘公告
引导中医学生投身基层卫生工作
脊柱内镜微创治疗为95岁老人解除多年病痛
“心部于表”与皮肤疾病的诊疗
1
11 1 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心部于表”与皮肤疾病的诊疗
 

“心部于表”与皮肤疾病的诊疗
□刘 明  李娟娟

   “心部于表”语出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原文的意思是根据传统哲学阴阳互根、天人合一理念,总结出藏象学说的整体观,将五脏气机升降出入的特点归纳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历代医家注解
    隋代、初唐时期的学者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有“心者为火,在夏,居于太阳最上,故为表”“心为五脏部主,故得称部”的注解,唐代的学者王冰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阳气主外,心象火也”的注解,明代著名医家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有“心属阳,居于鬲上,故心部在表;肾属阴,居于鬲下,故肾治于里”的注解。这充分说明外在皮肤疾病的征象由内藏之心君主管统辖、治理。外在肌表病证之论治,应从心阳化血、心气行血、心志调情3个方面的“杂合以治”,并以此为基本诊疗方法。
皮肤疾病辨证归心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文字记载,这说明各种疼痛、皮肤瘙痒及脓疮等,均应定位在心,属于心病。《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的文字记载,这说明痛、痒、疮的发生多与脉道不利、血行失调有关。临床出现的疼痛、疮痒症状,往往同时伴有心烦、舌红、脉数等症状,多非外邪侵袭,而是脏腑气机紊乱所致,所以治疗时应当清心宣透,旨在疏通少阴、心经的气机,分散其郁热。
皮肤疾病用归心经药物
    皮肤疾病基本病机多为营卫失调所致,所以应以调和营卫、温散表邪为治疗方法。比如桂枝之辛温入心,辛则通达阳气走表,温则强壮阳气,入心经能够通达血脉,辛温相合则补心阳、通血脉、调营卫之力尤专。因此,治疗皮肤疾病除用解表、祛邪药物外,还宜选用辛温入心经之药,可提升阳气,驱邪外出。同时,还可适时选用荆芥、防风、柴胡、白芷、葛根、桂枝等药物,以取得确切疗效。
皮肤疾病用静心安神药
    皮肤疾病患者多伴有或痒或痛的不适感,从而出现神志不安的症状。比如心烦焦虑、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中医临证时,可酌情运用滋养或者重用安神药物,可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控制病情,取得满意效果。“心部于表”的立论与古代解剖和哲学有关。古代医家在解剖时发现,心居胸中,两翼有肺辅佐,并与下面腹腔其他脏腑相连。由此通过对天地自然、文化及社会体制的取象类比,采用象思维的思辨方法逐渐使“心”的概念脱离其实体,向功能化演变,《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文字记载,《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的文字记载。这表明心为身之主宰的含义。古代医家还将古代系统研究事物的五行哲学理论引入医学,以五行论五脏,分析生命活动规律,从而有了气化的五脏,其中心(脉)为火脏(体)、肺(皮)为金脏(体),相互关系有“金得火而缺”的论述(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
    “心部于表”的实质是心在气化活动中,具有主上、主外的特性,作用于表皮,并且表现出火热的性质。这里的“表”应包括中医组织学中所指的皮肤、肌肉、经络等。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