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久泻实证的诊疗经验
中医药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王明三:初心不变 砥砺前行
1
11 1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久泻实证的诊疗经验
 

久泻实证的诊疗经验
□韦绪性

   在临床上,因受“久泻必虚”之说的影响,曾出现滥用补益固涩之现象。诚如清代名医徐灵胎在《临证指南医案·泄泻门》所云:“若滥加人参、五味,对正虽虚而尚有留邪者,则此证永无愈期。”先父韦献贵为豫北名中医,学验俱丰,其运用通法治疗久泻实证,颇具心得,时常能够取得确切疗效。先父曾经说:“久泻亦肠间病,肠为腑属阳,腑病多滞多实,故久泻多有滞,滞不除则泻不止。”同时,他认为,治疗久泻实证,宜取《黄帝内经》治疗久病的“雪污”“拔刺”“决闭”“解结”之义,首先注重通降,就无留邪之弊。笔者现将随父临证学习所及,结合个人的临证经验,择要总结于此,仅供同行借鉴与探讨。

虚实兼证是久泻实证的证候特点

   久泻实证的临床特点,为病势缠绵,证候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其见证虽多,然必以实证为主。临证当以虚实原发、继发之不同,整体、局部虚实之各异为依据,究标本,分主次。一般来说,实证多属原发,重在大肠壅滞之局部,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不畅,或时溏时秘,或间夹黏液、脓血,或肠鸣,泻下清稀等症状为重要特征。虚证多属继发,重在整体正气不足之虚证。随着病程的延长,精微外流,气血生化乏源,则渐见面色暗黄,形体消瘦,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形寒肢冷等正气受损之兼证。因邪实致泻,久泻致虚。此时若能当机立断,大胆施以通法,则邪除泻自止,泻愈而体虚易复。若主次不分,被虚证迷惑,则愈补愈滞,愈滞愈泻,最终形成沉疴。

腑气壅滞 清浊相混是久泻实证的病理基础

   《景岳全书》记载:“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现在,中医药院校用的《中医内科学》教材阐释其义,则认为脾虚是泄泻的病理基础。泄泻日久,患者常自以为体虚而多食滋补之品,比如糖、蛋、奶、肉等,甜助湿,甘中满,油腻难化,积滞于中;或进补益收涩之剂太早,邪未尽去,留恋于肠胃之间;或起居不慎,外邪入中;或情志内伤,气机郁滞……致使脾胃受损,升降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混,而致泄泻。积滞伤脾,脾伤则积滞,反而不易清除,隐伏肠胃,壅滞气机,而致泄泻迁延难愈。不论病情偏寒或偏热,伤阴或伤阳,腑气壅滞是共同的特点;寒则凝,热则壅,伤阴则涩,伤阳则塞。浊气壅滞胃肠,易致血瘀、湿郁、食滞、痰结等,且时常相互影响。邪气久留体内,泄泻不止,则正气受损,致使脾虚肾损。此乃实中夹虚,非为病机之主流。

以通为主 兼养胃气是久泻实证的立法关键

   久泻实证时常以气滞为先期征兆,并与食滞、湿阻、火郁、血瘀、痰结相互作用为患,故治疗当立足于一个“通”字。久泻病程较长,正气已伤,用药以轻疏灵动为要,剂量不可过重,重则伤正,反而不利于扶助正气。大便次数减少,祛除脓血,宜选用补气益胃之品,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以取得满意效果。
    分析病机:腑气壅滞,清浊相混。本病初起时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侵犯脾胃,升降失常,腑气壅滞,清浊不分;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而助湿生热。诚如《类证治裁·痢证》所说“症由胃腑湿蒸热壅,致气血凝结,夹糟粕积滞,并入大小肠,倾刮脂液,化脓血下注”。这充分说明湿热壅滞肠道,气血不调,肠络损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本病在缓解期,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标实症状会有明显好转,或偶有大便溏薄,兼少量黏液,或稍有饮食失调、劳累及精神刺激,容易加重或复发,并见倦怠乏力、面色暗黄、纳呆等虚证。故本病多属虚实夹杂证,实象多属原发,重在大肠壅滞之局部,以泻下不畅,或时溏时秘,间夹黏液等症状为特征。虚象多属继发,重在整体正气不足之虚候。因邪实致泻、久泻致虚。正如明代著名医学家戴思恭所言“隔年及后期腹泻,有积故也”。临床对其施治,往往被虚象所迷惑,盲目以补法为主,而患者自以为体虚,多食用糖、奶、蛋、肉等食物,以致愈补愈滞,食积、湿聚、痰阻、血瘀症状加重,损伤脾胃,虚实互为因果,而终成痼疾。笔者以古今文献为依据,结合先父韦献贵关于“久泻亦肠间病,肠为腑属阳,腑病多滞多实,故久泻多有滞,滞不除则泻不止”的学术见解(《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痢疾卷》),认为腑气壅滞,清浊相混,气血不调,故肠络损伤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其病位在肠,与脾、肾、肝三脏密切相关,病初时以湿热内蕴,气滞血瘀为主,若邪气久留,泄泻不止,则正气益伤,致使脾虚肾损,此乃实中夹虚,非为病机之主流。

论治“三步法”:以通腑导滞为主,兼养胃气

   以通腑导滞为主,兼养胃气是久泻实证的立法关键。腑气壅滞,清浊相混是本病的病理基础,而气滞易与血瘀、湿郁、食滞、痰结、寒凝相互作用为患。“若滥加人参、五味,对正虽虚而尚有留邪者,则此证永无愈期”(《临证指南医案·泄泻门》),故其治法立足于一个“通”字,祛邪未净,新邪又生。即使兼见虚象,只要正气未至虚劳之情况,仍当以“通”为主。因邪气久留,应当祛除,若待正气恢复后祛除,则疗程延长,终属被动。本病治疗是一个动态过程,活动期多属实多虚少,随着病程的进展,虚实往往互为因果,故其治疗不能一方不变,需随着病情变化分发作期、缓解期与防复发“三步”辨证论治。
    第一步,发作期通因通用:本病若因抑郁恼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聚集肠间而发者,每见腹痛即泻,兼夹黏液较多,欲便不爽,泻后痛减,黏液便随情志波动而增减,舌苔薄白腻或白厚腻,脉弦滑。治当理气通降,辅助以燥湿祛痰之品,治疗宜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加桔梗。其中桔梗与枳壳同用,一升一降,以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兼取其排脓之功效,以除黏液;若脓血便止发无常,泻下不畅,泻后有不尽之感,腹痛有定处,泻后痛不减,无论有无舌暗、脉涩可凭,皆属瘀血为患。治疗当以化瘀通络、理气和中为关键。治疗可选用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锡纯创制的活络效灵丹合化滞丸,乳香、没药用量宜重,能消肿疮痈肿毒,对于久泻之属于溃疡性结肠炎者,确有良效。山楂炒炭用于治疗此病,则有导滞与化瘀止泻兼备之功效,加上田三七,以增加祛瘀、止痛之功效;若肠鸣泄泻,大便黏腻,泻下不爽,或脓血杂下,里急后重,泻下始安,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者,治疗当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第二步,缓解期通补兼施:缓解期以脾气虚为主,且脾虚日久湿热浊毒难去,而致正虚与湿热并存,虚实夹杂。此期论治,若通、补主次失当,往往会影响或加重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以致脾肾俱虚,或因肺气失常,脾肺气虚,形成以正虚为主,余邪留恋。随着病程的延长,精微外流,气血生化乏源,则渐见面色暗黄,形体消瘦,肢体倦怠,神疲乏力,甚或腰膝酸软等,故其治法当以健脾益气为主,兼除湿热,调气血。用药以轻疏灵动为贵,剂量不可过重,重则伤正,反而不利于治病。
    第三步,预防复发,运用综合疗法:溃疡性结肠炎常因患者认知程度不足和生活调理不当而反复发作。因此,愈后调摄,杂合以治,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适合采取以下综合诊疗措施。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应以柔软、易消化、少食多餐、营养丰富为原则;巩固治疗:健脾益气,调和气血是防复发的主要治法,可同时配合灸法,取穴为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隔姜灸,以局部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度;起居规律:居处要冷暖适宜,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劳累等,天气变化时应注意保暖,特别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以防外寒侵犯而诱发本病;情志调摄:患者常常因为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情志抑郁或沮丧,故要重视情志调摄,用理性克制情感上的波动,并适度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患者家属也要经常予以劝慰,以利于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以期取得确切疗效。
    (韦绪性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