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练精兵 以学促用长本领 本报记者 杨冬冬 史 尧 文/图
12月10日,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2020年河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技能大赛总决赛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圆满落幕。 此次总决赛以“15648”的周密部署来保障大赛公正顺利地进行,即设置15个区(选手领队报到区、理论测试区、选手更衣区、选手等候区、领队休息区、评委候场区、物品准备区、选手备考区、技能操作区、分数统计区、污物处理区、设备保养区、会商决策区、现场直播区、急诊保障区),6条警戒线,4个赛道、8个赛站。 细化标准保公平 据介绍,此次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技能大赛设置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个环节。理论考试采取闭卷机考答题形式,主要考查感染防控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操作重点考查新冠肺炎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新冠肺炎患者呼吸机操作技术等内容。 参加此次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技能大赛总决赛的60名选手,都是各地市以及省直医疗单位选出的高手,高手过招,往往都是毫厘之差。为此,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在赛前组织权威专家对各项评分标准进行细化,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经过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个环节的激烈较量,最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石磊以89.47分的成绩夺冠,而同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马文涛仅以0.11分之差位居榜眼。 在此次大赛中,技能操作环节考查的技术是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过程中最常用的医疗技术。比赛现场模拟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场景,对选手更衣区、等待区、物品准备区等区域和赛道进行了严格划分,并从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消毒、佩戴正确与否、密合性检测到速度把控等方面细化评分标准,确保大赛各个环节的严谨性。不仅如此,在技能操作环节,每一关都有3位评委进行独立打分,取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成绩。 以比促练强技能 大赛第一名王石磊和第二名马文涛,不仅来自同一家医院,还同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工作。他们可以说场下是“战友”,场上是“对手”。“虽然经常操作这些步骤,但是在比赛中还是挺紧张的。”赛后俩人都有同感。 在技能操作环节,记者观察到,一场耗时45分钟的操作下来,每位选手都是汗流浃背。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在救治“患者”的同时,还要注意自身的防护,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标准,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操作,一环扣一环,稍有不当就会失分。 据了解,在比赛过程中,还进行了实况直播,观看人数最高峰达到了近35万。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比赛结束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让此次比赛的冠军王石磊,为全省医疗同行做了示范操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技能比赛,意义重大。此次技能竞赛活动是卫生健康系统坚持平战结合,开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救治演练,以比促练、以练促用,进一步激励全省医务人员钻研业务、学习本领、锤炼技能,持续推进医疗质量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红星说。 对齐标杆提水平 通过竞赛,一大批专业骨干和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带动了医疗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全省持续掀起了“学知识、比技能、争先进”的热潮,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谢李广说,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技能大赛是对医务工作者救治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医疗技术的一次大检阅,同时也是医务工作者自我提升的一次好机会。各地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选拔、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操守、有扎实技能、有协作意识的高质量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大赛优秀选手为榜样,努力促进医学进步。 “鉴于疫情形势反复、多变,2021年,省卫生健康委计划继续组织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临床医护、核酸检测、影像等专业大比武。”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成增说,希望各地、各级医疗机构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管理、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院感防控、进一步加强疫情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技术演练,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为加快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水平发展、助力健康中原建设做出新贡献!

严格消毒

佩戴口罩

细致核查

全神贯注

颁发证书

严格考核

严阵以待

无缝衔接

精准操作

理论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