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大肿瘤 却发现是螺丝钉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王晓凡
近日,47岁的刘先生因胃部不适、体重明显减轻等原因就医,CT提示“十二指肠占位”并伴有炎性渗出,有肠壁损伤…… 占位?难道是肿瘤?这时,刘先生突然想起,两个月前,他因为家庭琐事,一怒之下吞下一枚巴掌长的螺丝钉,本想着钉子会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就没在意。该不会钉子还在肚子里吧? 考虑到占位太大,当地医院建议转诊,刘先生便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医生王慧在内镜下见到患者体内的钉子时,在场的麻醉师及护士都惊呆了,这么长、这么尖的东西是怎么吞下去的? 在内镜下,螺丝钉躺在患者胃腔内,所幸没有造成胃部穿孔、大量出血。 王慧说,正常人食管长约25厘米,虽然是管腔,但有3处天然的生理性狭窄,取异物时要格外注意其中的两处:一个是贲门,也就是胃和食管的连接处;另一个是咽喉部,不仅狭窄,还有弯曲度,如此长和尖锐的异物通过,极易造成消化道黏膜撕裂伤、食管壁穿孔。 最终,经过河南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诊疗团队的通力配合,这枚长达15厘米的螺丝钉被顺利取出。 术后可见,经过两个多月的胃酸腐蚀,螺丝钉的螺纹已经模糊不清,所幸螺丝钉没有尖锐的钉头,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消化道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十分危险。 王慧说,消化道异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形状、大小及滞留部位,较小且光滑的异物可能只产生异物感,较大且锐利的异物可能引起梗阻、消化道黏膜损伤,甚至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王慧提醒,吞食异物后切勿采取喝醋、强行吞咽等方法,以避免异物引起进一步损伤。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及器械的发展,胃镜下取异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已成为治疗食管异物的首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