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治骨质疏松症方
腹腔转移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肿瘤
平肝熄风化饮逐瘀治疗头痛
同病异治荨麻疹两则
常用推拿手法
1
11 1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平肝熄风化饮逐瘀治疗头痛
 


□贾太谊

   何某,男,5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
    初诊:患者因左侧肢体不遂,右侧肢体疼痛3个小时入院就诊。该患者晨起急走时突然发病,头痛如刺,当时测血压为250/12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口服复方降压片后被速送至笔者所在医院就诊。途中患者曾呕吐1次,为胃中容物,量中等。患者入院后检查:左侧肢体瘫痪,右侧肢体疼痛,头痛欲吐,口角歪斜,流涎不止,喉中有痰鸣声,烦躁,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弦滑。血压240/115毫米汞柱,意识模糊,左侧瞳孔直径约3毫米,右侧瞳孔直径约2毫米,对光反应迟钝,左上肢肌力为Ⅰ级,左下肢肌力为Ⅱ级,右侧上下肢肌力约为Ⅰ级,肌张力高,巴氏征左侧为阳性。CT检查显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右侧丘脑部缺血性梗死。
    诊断:中风(出血-梗死型)。
    辨证:证属肝阳上亢,痰热上扰,清窍不利。
    治则:平肝化痰饮加减(自拟方)。
    处方:石决明(先煎)40克,天麻15克,穿山甲10克,桑寄生30克,夏枯草30克,龙胆草10克,罗布麻叶20克,石菖蒲12克,天竺黄10克,金银花30克(后下),葛根30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服用安脑丸2粒,每天2次,并用清开灵注射液60毫升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进行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毫升,每天3次,并维持电解质平衡。
    二诊:患者头痛、烦躁稍减,呕吐恶心消失,喉中时有痰响,血压降至215/100毫米汞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尚可。配服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3次。
    三诊:头痛、烦躁减轻,左上下肢能伸缩但不能抬举,喉中偶有痰响,血压降至180/105毫米汞柱。守方治疗,逐渐减少脱水剂甘露醇的应用。
    四诊:患者左上下肢伸缩抬举自如,唯独头痛不减,考虑为瘀血阻络,不通则痛。
    处方:川芎20克,天花粉15克,郁李仁12克,当归30克,磁石30克,白芷12克,桃仁12克,红花9克,细辛5克。每天1剂,水煎8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
    五诊:患者服用2剂后头痛明显减轻,随即停安脑丸、甘露醇。
    处方:川芎30克,天花粉15克,郁李仁12克,当归30克,磁石30克,白芷12克,桃仁12克,红花9克,细辛5克。每天1剂,水煎8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
    半个月后,中药方中加活血通络之品:当归15克,丹参30克,桃仁12克,红花9克,参三七9克,穿山甲12克,麦门冬30克,山楂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9克。同时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16克×250毫升,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治疗1个月余,患者能下床行走,左侧肢体活动恢复正常,血压稳定在175/90毫米汞柱左右,生活已能自理,病告痊愈出院。日后回访患者,健康状况良好。
    按语:混合性中风是指临床经过CT确诊,颅内两个以上血管区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出血和梗死。此类中风患者多有数年以上的高血压病史,绝大多数在动态情况下发病,故也称为高血压混合中风。
    该病处于急性期,因其血压较高,呈进行性加重,所以控制血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临床上多有发热症状。尤其是出血—梗死型,发热明显且较难控制。无论是吸收热,或是感染所致或中枢性发热,体温在37摄氏度~38摄氏度,无须特殊处理,超过38摄氏度以上,要注意清热泻火药及中成药制剂的应用。一旦有发热的苗头,汤药应及早重用玄参、金银花之类,并加入石膏、黄芩等,静脉滴注除清开灵注射液外,可配双黄连注射液。这样能防治发热,不耽误病情。若是感染所致或中枢性发热,体温速升至39摄氏度~40摄氏度以上持续不退,患者多数呈深昏迷状态,大脑强直性痉挛,无汗,躯干热四肢凉,常病情危重,此时要配合物理降温或人工冬眠,必要时可选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不至于延误病情。
    头痛不一定是混合性中风的首发症状,但其发病时间较长,多数为10天至1个月不等。除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出血性头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多低于实际情况;梗死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多与其部位及其大小有关,颈内动脉、颈动脉及较大的颈内动脉闭塞均可发生头痛。若颅内压、血压下降后头痛仍不减轻者,如单纯采用西药镇静止痛常常会出现中枢抑制作用,甚至会导致意识不清,症状加剧。此时如能较早大胆而谨慎地应用活血通络药物,如方中应用护首汤的川芎、郁李仁、天花粉、红花、细辛等常获满意疗效,但因其出血与梗死并存,故要审时度势,急性期须中病即止。这样既可避免梗死日久头痛缠绵,难以消除,又可防止出血加重,使症状加剧。
     (作者为全国名老中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