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反思与重塑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
血液内科医师治疗儿童患者许可实例探讨
舌癌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为什么“无偿献血有偿使用”
1
11 1 2021年1月23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反思与重塑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
 

反思与重塑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苗豫东  吴 建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和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再次敲响警钟,提醒人们新发重大传染病呈现增多趋势。能否高效预防和妥善处置新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不仅关系人民的健康福祉,还关系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疫情严重的地区“按下社会经济发展暂停键”,防控成效引人瞩目,但代价也不可谓不沉重。那么,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观察视野,当前我国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前瞻性设计加以完善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助力疫情防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反思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的弊端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在历史上,危害过人类的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麻风、白喉、梅毒、斑疹伤寒、疟疾、狂犬病、肺结核等,其中以鼠疫、天花、流感影响最大。
    进入新世纪,SARS、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情频发,这一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又肆虐全球……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全球新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治理能力必须迅速加强。
    新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具有突发性、非预期性、原因多样性、危害直接性、发生隐蔽性、紧迫性、全球流动性和社会危害严重性等特点,其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达到一定的阈值会造成社会性恐慌和混乱,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因此,能否高效预防和妥善处置新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不仅关系人民的健康福祉,还关系政府的公信力和政权的稳固。
    我国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是在总结抗击SARS疫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19年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暴露了我国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短板,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滞后、形势误判、决策不当、措施不力、反应迟缓、协调不畅、公众参与无序、物资储备不足等。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警示我们:不仅武汉等特大城市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脆弱,其他城市以及广阔的农村地区也可能很难从容应对突发疫情。因此,全面思考和重塑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当下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社会发展内涵的必要举措。

重塑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第一、强化前瞻性系统设计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生态论、系统论、协同论、制度论、信息论、资源论为方法论基础,构建一个覆盖全民的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生态系统。实现由医疗救治为主到疫病防控为主、由单体机构防控到联防联控、由规模化投入到内涵式投入、由被动应答到主动预警、由线下服务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5个理念转变。重构基于有效性、公平性、可及性、质量、安全、效率的六维度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绩效评价工具。

   第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以宪法为根本,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本,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加快推进《生物安全法》全面实施,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处理好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强化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等工作。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宣教,提升民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法律素养。

   第三、改革完善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制

   突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优化整合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力量和资源,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平战结合、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管理体系。加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下沉公共卫生资源,前移预防关口,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形成完备的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队力量,从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交叉融合、临床服务科学与全科医学交叉融合、大数据科学与流行病学交叉融合、经济管理科学与政策学交叉融合、社会科学与人文医学交叉融合5个层面开展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科学研究,建立“立足中国奉献人类”的高水平研究体系。

   第四、建立健全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机制,强化政府在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中的综合协调职能,完善预警响应、物资保障、信息治理、舆情研判、救援救助重大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快建设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咨询专家库,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制定符合国情和疫情的激励办法,抚恤、补偿、奖励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全民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筹资机制,赋能基本医疗保险,按照低标准,广覆盖,民众可负担,政府有担当的原则,全民筹资,同时鼓励社会和个人以捐赠、资助等形式参与,积蓄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储备资金。

   第五、建设整合型公共卫生物资储备与流通保障体系

   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优化国家公共卫生常备物资储备体系布局,增设省、市、县三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物资拨付方式(一次性拨付和合同预付),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效能。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流通信息系统和运输系统建设,对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物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

   第六、积极主动开展国际合作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主动建立公共卫生信息沟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传播全球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全球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共同体。系统总结中国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经验教训和制度优势,为全球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建设援华专家、物资、技术、服务快速响应与接收系统,同时履行应尽国际义务,为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通报,以及必要的帮扶。

   第七、发挥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作用

   大力开展新发重大传染病在线咨询服务、远程会诊指导、权威共识指南线上发布和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教。推动线上服务与线下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社区、药店、隔离场所有效协同,促进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管理全程透明化、可视化,坚定公众信心。健全网络直报、舆情监测、医疗卫生人员报告等多元化信息收集渠道,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精准实施疫情监测、病毒溯源、风险评估、防控救治和资源调配。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