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郏县县域综合医改观察(三) 居民“主动”健康的“密码”
河南做好岁末年初疫情防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河南命名首批省级健康乡镇、健康村庄、健康单位
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出发支援河北
援疆医生“唤醒”她僵直的身体
谁为“大头娃娃”背后的“消”字号乱象负责
河南345家医疗卫生机构可做核酸检测
1
11 1 2021年1月23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谁为“大头娃娃”背后的“消”字号乱象负责
 

□冯金灿

又见“大头娃娃”,让人痛心,更让人愤怒。不过,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不是奶粉,而是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消”字号抑菌霜。
当然,这次相关部门反应迅速,责令生产企业召回涉事产品并暂停生产,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通知经销商将所有涉事产品下架;对涉事店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4000元,并责令其整改。
但这还远远不够。虽然上述事件尚在调查中,相关产品与婴儿的症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必然联系尚无定论,但这一事件却使“消”字号产品的诸多乱象浮出水面,必须要有人为“大头娃娃”背后的“消”字号乱象负责。
近年来,由于准入门槛低,监管不够严格,“消”字号产品乱象丛生。部分不良企业以“擦边球”的形式生产销售号称具有医疗功效或者美妆功效的“消”字号产品,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因此,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尽快查明真相,对相关企业及其负责人加大处罚力度,以儆效尤;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消”字号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全链条监管,确保相关产品的安全性。
具体来说,应进一步严格“消”字号产品的适用类型,建议将幼儿抑菌霜等产品纳入“妆”字号甚至“药”字号产品审批和监管范围,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加大对相关产品的抽检力度,并将各类激素指标纳入检验检测范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