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
PDF版查看  第三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
PDF版查看  第四版:聚焦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监督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医院停车难如何破解
纾解医院停车难需要多方发力
河南通报表扬医师资格考试先进考点和个人
持续二十二年的医患情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供血科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清点血液库存
1
11 1 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医院停车难如何破解
 

本报记者 史 尧  冯金灿

近年来,就医停车难饱受诟病,本报也曾多次关注郑州就医停车难问题。年关将至,记者再次走访了郑州市十几家大型公立医院,发现就医停车难问题依旧严重,连一些近年来才开诊的医院也面临着就医停车难问题。
高峰时段一位难求
1月25日9时许,记者来到郑州市纬五路与姚寨路交叉口附近的河南省胸科医院和河南省肿瘤医院。在距离两家医院大门口200米外,看病的车辆就排起了长队。由于医院停车位早已被占满,很多人只好开车在院内转一圈又出来寻找其他社会停车场。幸运的是,在两家医院东100米处就有一家大型停车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家医院的停车难题。
随后,记者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为了缓解该院门口的交通压力,交管部门在高峰期对纬五路上经二路至经三路段东向西单幅限行。“如果不进行管控,每天上午来医院看病的车辆太多,整个路段都会被堵成‘一锅粥’。”该院一位保安告诉记者。
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桐柏路的郑州市中心医院。同样是停车位不足,该院在车辆入口处摆出了“车位已满”的牌子,并安排保安引导前来就医的车辆,让患者下车后车辆驶离医院入口。
记者走访后发现,在郑州市老城区内,无论是省级医院还是市级医院,都存在停车难问题,尤其是早上8时之后,医院门前拥堵的情况堪称一景。
老城区内的医院停车位少,是就医停车难的主要原因;而开诊仅4年多的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情况又如何呢?1月26日9时许,记者驾车一进入该院区地下车库便遭遇了拥堵。该院区共有B2和B3两层地下车库,记者刚刚驾车来到B2,就发现已经竖起了“B2车位已满请到B3层停车”的牌子,按照牌子的指引,记者来到了B2通往B3的拐角。此时,记者又看到了“B3层车位已满”的牌子,随后,记者在保安的指引下,有序驶离了停车场。记者反反复复半个小时也没能在该院区找到停车位,最后只能把车停在了医院正对面的一家社会停车场。
规划赶不上发展导致停车难
医院停车难问题关系到医院的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也关系到群众的就医感受。
开诊时间较长的、位于老城区的医院,由于当年医院建设时规划不够长远,院区内又没有多余的地上空间扩建停车场,所以停车难的问题长期存在。
河南省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省肿瘤医院作为治疗肿瘤疾病的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化疗周期长,车辆在停车位可能长时间不会挪动,这就意味着该院500多个停车位中实际可用的车位可能连一半都不到,停车难的问题雪上加霜。
河南省人民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门诊量达到1万人次,但院内停车位仅700个。由于来往该院的人流量大,车位就更紧张了。
记者了解到,在老城区中的这些“老医院”中,院区内停车位五六百个算多的,有些医院由于占地面积较小,停车位只有一二百个。很显然,早期的医院建设规划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
在新开诊的医院中,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具有代表性。这家医院诊疗区规划车位有3500个,为何也会出现停车难的状况呢?
“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流动车位不足。”该院后勤办公室的王忠信说,两年前,停车难的现象一出现,该院就对3500个车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3500个车位中有将近1500个车位是非流动性的,这些车主都是住院病人或其家属,以及需要在门诊长时间就诊检查的患者,短时间内车辆不会挪动甚至几天不挪动。此外,由于该院地理位置偏远,且没有可以直达的地铁,所以一些在老城区居住的医院职工需要开车上下班,这也占用了一部分停车位。
王忠信分析说,该院日门诊量在6000人次以上,如果3个病人中有一个是开车来看病的,流动停车位就需要2000个以上,再加上前来探访住院患者的车辆,实际需求量会更大;而医院早高峰的实际流动车位仅有1000多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单打独斗”无法根治停车难
记者了解到,郑州各大医院都鼓励职工上班尽量不开车,以空出更多的车位,尽可能方便患者停车。此外,多家医院的管理者均认为,就医停车难要想真正解决,需要多方努力,不能只靠医院“单打独斗”。
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连续多年关注就医停车难问题,曾在河南“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强化政府管理,明确用地供给、规划审批、资金支持、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机制,科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连鸿凯认为,郑州可学习杭州、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整合医院周边合适场地,兴建智能化公共地下停车场或地上改建多层机械停车库,加大医院周边公共停车场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周边停车位资源共享。
虽然根治就医停车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近年来,各大医院也都在自身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加强管理、升级硬件等办法,尽最大可能改善停车难,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郑州人民医院打通了院区内的交通循环,将院区内交通路线从单线变成环线,并采取人车分流的方式,非机动车辆严禁进入院区,规范了院区内的交通秩序。同时,该院创新性地实行车位区域式划分,门诊区域供门诊患者停放,不过夜,保证上午门诊就诊患者在第一时间找到车位停放车辆;住院部区域供当天住院及出院的患者停放,方便患者出入院时搬运物品;长时间住院的患者可将车停到文化路院区停车场,在出院的前一天可以将车移到总部,等待出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与郑州地产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展“跨界合作”,开展地下空间智能停车及综合开发项目,今年年底有望新增1000余个智能停车位。该项目采用立体车库设计,负三层至负五层为封闭式立体智能停车库,完全实现车辆的自动搬运和停放,以可视化存取、智能群控等技术实现停车的高效和安全,具有更高适应性和灵活性,避免高峰期拥堵。该院加强院区内部管理,通过合理分流保证就诊车辆不会发生院内拥堵。同时,该院与交警队合作,由交警每日在院区门口疏导交通,保障院外交通畅通。
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保安队队长丁连海介绍说,该院早高峰安排了30名保安专门负责引导车辆,通过合理的疏通引导,让没地方停的车辆动起来,避免交通拥堵。该院还从交警六大队聘请了6名辅警每天维持路面交通秩序,不仅负责辅警全部的工资待遇,还积极与交警队协调沟通,未来有望在医院周边路况良好的道路上设立一些有时间限制的临时停车位。此外,该院还与街道办事处沟通,主动反馈停车位紧缺的困难,办事处出面协调,在医院对面开设了一家拥有625个车位的社会停车场,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