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论创新解决中医发展问题 □郑学农
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开始了伟大的新征程。“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成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方针。新时代、新征程,必然有新要求。这对中医人来说,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中医学蕴含着健康观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独具特色、充满智慧的健康观。中医学的本质为“生生之道”,是“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道”的实践智慧。 中医学具有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的振兴必须依赖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觉醒。中医药学具有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人们崇尚真、善、美,有必要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融入人文哲学和生命科学中去,展示其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学曾经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独放异彩,近代百年沉浮中,又经历了跌宕起伏、曲折坎坷的历史阶段。从西学东渐、中西碰撞,至近代倡导中西医结合,渐至中西医并重,中医学历久弥新。传承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强调传承,因为传承是发展的前提,失去传承的发展一定异化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发展终将不继;我们更强调发展,因为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失去了发展,传承也将无从说起。 中医学是历代医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科学 中医学来自于中华民族与疾病斗争的实践,源于先人不计其数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是历代医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科学。中医学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是因为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我们遇到了诸多挑战:公众的不理解,反中医者的鼓噪,以及中医药学走出国门后来自域外的倒逼浪潮等。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均不足惧。中医药发展的未来在我们的手里,只要中医人顽强拼搏,做好中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就会巩固中医生存发展的根基。 中医药正渗透到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方方面面 伤寒经方垂范后世,是因其施之临床,用之有效,历久弥新。温病学蔚然大观,因其对温热病诊疗有独特疗效与贡献。我们的工作要解决当前中医药学发展中面临的理论问题,解决提升中医药学促进健康与防病治病能力的问题,指导解决中医药学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中的问题。不然,我们将失去生存的空间,更遑论发展和未来。理论的作用在于认知、解释现象与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后者更具价值。我们不应该只沉醉于现有的中医理论模型似乎可以“完满地解释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成功”中,而应该不断引领中医药提升以解决实际问题。当代中医药正渗透到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方方面面,这也是对中医人的巨大挑战,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重大机遇。 我们要更加关注中医药发展能否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在当今生命科学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要为人类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供职于延津县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