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本报讯 (记者史 尧)记者3月2日从郑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郑州市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16%,高出2018年约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提前超额完成2022年国家和省定目标。 郑州市不断创新,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管理,到合理膳食、控烟,再到爱国卫生、健康环境促进,健康触角进一步拓宽延伸。2019年,全市创新建立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三个一”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即建设一间健康小屋、设立一名健康管理员负责健康小屋的日常管理、由签约医疗单位组织一支健康管理服务团队。目前,全市120家单位建成健康小屋,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16.2万份。国家卫生健康委调研组给予了“郑州市健康管理工作为健康中国行动提供了借鉴,值得复制推广”的评价。 针对慢性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等特点,2017年,郑州市开始探索建立“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三级健康管理新模式,着力实现健康管理“防、治、管”一体化融合,全市建立三级健康机构227家。同时,郑州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三师共管、五大处方”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郑州市组建专家库、讲师团开展健康巡讲活动,举办健康科普能力大赛,打造“学习强国”河南平台、郑州平台健康教育专栏,编辑出版《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读本》《郑州市民健康手册》,持续办好郑州健康大讲堂健康品牌,举办“健康郑州行动”知识竞赛;加强健康教育公益广告展播,在荥阳市、中原区等4个县(区)打造健康教育公园、一条街等亮点阵地,开展健康素养答题发红包活动,开展“健康义诊、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加强12320卫生健康热线建设。在贫困乡村推广健康促进“321”工作模式,建立“市级医院联系分包帮抓县(区)、县级医院联系分包帮抓乡村(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 围绕加强合理膳食宣传及干预指导,郑州市持续增强居民“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意识,并通过健康食堂的环境营造,营养配餐(特殊、治疗饮食),加强炊管人员培训、糖尿病等带量食谱的应用,以及营养DIY(自己动手制作)形式的营养教育活动等具体措施,让合理膳食逐步落地落实。全市168个村(社区)、8665户、8677人接受合理膳食干预指导后,每日烹调油摄入量由人均31.4克降到了25.4克;总盐摄入量由人均9.6克降到了7.6克。 郑州市全面禁烟,营造了良好生活环境。目前,全市建成无烟单位2345个,学校、医院实现全覆盖。2020年8月5日,《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修正案颁布实施,实现了河南省公共场所全面无烟立法城市“零的突破”,郑州市进入全国无烟立法城市第一方阵,全市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30%以上。 在积极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方面,郑州市广泛开展健康细胞建设,初步形成健康细胞工程建设郑州模式和管理体系,在全省全国推介。截至目前,全市4个县(市)纳入省级健康城市试点,拥有省级健康细胞95个,市、县两级共命名各类健康细胞近3500个。此外,郑州市所有村庄生活垃圾治理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全部完成,全市53574座公厕达标率65.45%;全市重点场所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覆盖率在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