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性命相托,我必全心全力”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王 娟 武 剑 文/图
“荣誉和业绩都不是最重要的。来自患者的肯定和信任,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先锋经常说的话。今年43岁的他,也因此被同事和患者及家属称为“人如其名的‘党员医生’”。 2020年年初,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临时组建了一个“留观小分队”,由各科室紧急抽调医务人员组成,张先锋第一个积极报名参加,并把留观室院感防控、环境消毒的责任扛在肩上,奋战在疫情一线。 留观室的工作并不轻松,每一位留观人员都要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上报院内专家组研究、报批新冠肺炎指挥部等,责任重、压力大、细节多。为了方便沟通,及时对留观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张先锋建立了留观人员微信群,对留观人员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在物资上确保及时供应,在心理上宽慰安抚,用爱心温暖着留观人员的心。在他和医务人员的日夜坚守下,终于换来留观人员清零的胜利成果。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张先锋积极学习新的诊疗方案,定期对留观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他将自己负责的卒中救治工作,按照全县“医共体”建设要求不断更新,为患者提供全面、快捷的服务,切实履行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患者性命相托,我必全心全力”这是张先锋的口头禅,也是他从事医疗事业多年一直坚守的原则。 张先锋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从不轻言放弃,有一次抢救心跳骤停患者,当患者被送进手术室后,他和手术团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每个人的手都摁得酸痛,但他们不敢有丝毫放松。其间,配合一次次的电击除颤,他们整整坚持了30分钟,患者终于恢复了心跳。“手术成功后,张主任不顾身体疲劳,一直嘱咐患者家属注意休息,自己却在病房观察患者一整夜。这样负责任的医生,令我们深受感动。”谈及张先锋,患者家属非常感激。 在临床上,有许多来自农村的患者,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做手术的高额医疗费用,只能在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对此,张先锋在治疗过程中,总能兼顾患者病情和经济条件,采用省钱、有效的诊治方案,结合患者的病情对症用药,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发挥疗效。张先锋在进村义诊时,遇到许多瘫痪在床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他总是不嫌脏臭,适时为患者活动肢体,教他们科学的康复手法,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没有坚持,何谈挚爱。张先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体现了他对医学事业的挚爱。近几年,他通过开展急性脑血管病急救诊疗技术,使不少患者摆脱了病痛。

张先锋为患者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