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信阳师范学院 杨 柳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暴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也是近百年来感染人数最多的全球性疫情。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号召下,我们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切,都与我国有着比较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分不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是指为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建立的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是涉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组织指挥体系、信息监测预警报告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物资保障体系等5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
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地发生着,近几年的如2002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20年的新冠肺炎。 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一直十分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截至目前,我国有15项法律法规、28项预案、5项部门规章、28项传染病监测方案、6项信息报送制度,涉及公共卫生应急工作。这些规章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法规体系,形成了无形的铜墙铁壁,保护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完善的组织指挥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后,能否快速建立组织指挥体系、各级组织指挥部门的工作能否步调一致,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否及时、快速阻断传播的关键,也是对一个国家管理能力的检验。 因此,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国务院与国务院各职能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级人民政府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乡镇卫生机构等共同构成一个个具有相对独立,但又要求下级接受上级指导的组织指挥体系。有了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每当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就能确保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临危不乱、按部就班、各司其职。 三、完善的信息监测预警报告体系
信息监测预警报告体系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确认,向社会发出紧急预警并向上级部门报告。通过对传染病及自然界的病毒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实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发生的现状、危害与发展趋势,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供科学根据;向社会提供预警信息,可以告知人们注意事项,防止被病毒感染;向上级部门汇报,可以为本级政府和卫生机构争取更多资源,避免病毒更大范围的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条款,明确了各类个人、社区和群众、各级医疗组织、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在信息监测和预警报告中的责任与义务、信息监测和预警报告的原则、内容、时间与追责等。 四、完善的医疗救治体系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医疗救治体系具有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保护国民健康和安全的功能。 中国的医疗救治体系由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专业团队和医疗信息网络构成。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应急处理、传染病和职业中毒治疗、核放射线治疗及预备医院。 急救机构包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其他地级市单位独立设置或者是依附于综合医疗能力较高的医院而建立的紧急救助中心和县级依托综合力量较强的医院而建立的急诊病房。这些紧急救助中心和医院的急诊病房,共同构成纵横交叉又相互衔接的急救网络。 传染病的治疗机构主要包括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的传染病或发热门诊(其中包括隔离室和观察室)与后备医院。 医疗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多家医院的应用系统,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四级共享的数据中心与安全信息传输互联网等。 医疗救治专业技术团体是由省、市两级政府从当地各家医疗机构中抽取较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才组建的一种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专业技术团体。医疗救治专业技术团体的各个组成人员平时在原单位内部从事日常的接诊、治疗任务,政府或卫生部门按期指导和组织他们进行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业务培训或者演练,当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他们统一接受各级政府或卫生部门的紧急医疗救治任务,奔赴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承担各种紧急医疗救助任务。
五、完善的物资保障体系
物资保障体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体系中有明确的规定,国务院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及其下辖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党和国家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障各项应急医疗设施、装置、救治药品、防护用品、消杀用品及医疗器械等必要的物资和装备设施及时储备,以备调用。 我国的物资保障体系包括经费与物资两个方面。构成经费保障体系主要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三级人民政府分别承担着各级政府所需要承担的任务和职责,负担着在本行政区域内各种可能暴发的传染病疫情防治、控制与监督等工作所需的日常资金。对个别财政困难、无力实施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治所需资金的区、县由中央财政给予补贴;对患有某些特殊传染病的困难人群由政府部门来履行他们的健康保障和医疗救助义务,实行减免医疗费用,或者实行政府兜底的政策。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最终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说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是经得住考验、比较完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