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三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芳华润初心 情怀筑使命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发展护理
孟津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大赛锤炼队伍
感恩做人 匠心做事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快车再次抵达洛阳市
1
11 1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芳华润初心 情怀筑使命
 

芳华润初心 情怀筑使命
——来自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汪砚雨团队的报告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谢雅敏  梁 靓  肖利珍

手术中的汪砚雨

义诊进社区

精湛的医疗团队

医护密切携手,呵护群众健康

 

   “自去年4月9日开展首例小于1毫米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以来,我们已成功完成了40例这样的手术;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极小的卵圆孔未闭,以前手术需要4个小时,现在缩短为20分钟!”这是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专家汪砚雨的一段话。
    汪砚雨所在的心血管内科是河南省重点专科。近年来,身为该院景华院区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内科六病区主任的汪砚雨和他的团队,包括7名专业医生和20多名专业护士,以精益求精勇攀医学高峰,以仁心仁术践行医者初心,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写下了一路佳话。
TAVR手术填补洛阳市空白
    洛阳某郊县69岁的刘女士是汪砚雨团队精湛技术的受益者之一。
    近10年来,刘女士饱受胸闷、气促的痛苦,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但情况未见好转。今年3月,刘女士转入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心血管内科,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冠脉病变后,医生考虑其为心脏瓣膜病。
    汪砚雨回忆说,针对刘女士的病情,心血管内科和心血管外科专家团队会诊讨论后决定,为患者择期进行手术换瓣治疗,以降低心力衰竭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到患者有既往哮喘史,肺功能差,进行外科开胸换瓣手术风险高,经与家属详细沟通,最终决定为其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由汪砚雨为患者实施TAVR手术。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心血管内科团队、心血管外科团队、影像学团队(CT室、彩超室)、麻醉科、体外循环团队、介入导管室团队以及临床护理团队多学科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出院后整体恢复良好。
    “这例联合多学科团队成功开展的TAVR手术,开启了医院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新篇章,并填补了洛阳市在该领域的空白!”汪砚雨说。TAVR手术通过外周血管入路置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经导管输送至主动脉瓣区域打开放置,从而恢复主动脉瓣口血流面积和瓣膜功能。相对外科换瓣,TAVR手术无须开胸,具有所用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ICU(重症监护室)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风险相对较低,血管并发症、瓣周漏、永久起搏器植入等发生率更低的特点,适用于高龄、基础疾病多、外科开胸手术不耐受者。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高效救治”
    “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只有准确诊断,才能高效救治,对于心血管疾病尤其如此!”汪砚雨说。
    在采访中,有3例患者的救治给记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病例一:30岁的王女士,平时体健,晨起突发左侧肢体偏瘫,到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院神经内科就诊。头颅核磁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大面积急性脑梗死,但无脑梗死高危因素。汪砚雨在会诊时提出,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食管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随后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果然是卵圆孔未闭。患者转入心血管内科,接受右心导管检查术及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术后,患者未再出现新的栓塞症状;经过一年的恢复,已经能正常上班。
    汪砚雨说,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该病患者发生脑卒中、偏头痛、外周动脉栓塞、减压病等的风险较正常人群呈数倍升高。对该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可减少及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二:39岁的男性患者李某,无诱因出现胸闷、腹胀、纳差,在当地多个医院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效果不明显。面对这位慕名求医的患者,汪砚雨仔细查体及询问病史。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Ⅱ孔型房间隔缺损,多浆膜腔积液。汪砚雨和该科医生经慎重考虑,纠正心功能、促进胃动力后,给予患者右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及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中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用直径38毫米封堵伞成功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胸闷、腹胀症状较以前明显缓解,饮食可,未再诉不适。
    病例三:发热、腹痛原来是窦瘤破裂惹的祸。2019年5月,39岁的患者张某在外地打工时,因反复发热、腹痛到当地医院就诊,按肺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症状不能彻底改善。随后,患者入住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心内六病区。汪砚雨凭借其多年的行医经验,初步考虑患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不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培养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主动脉无冠窦瘤破入右房、主动脉至右房分流。汪砚雨带领团队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经过1个月的抗感染治疗,张某病情平稳出院;2个月后,按计划进行主动脉无冠窦瘤破裂介入封堵术,术后张某再未出现不适症状。
“唯有过硬的技术,才能妙手回春”
    在河科大一附院,说起汪砚雨团队为抗美援朝老兵周某进行冠脉维护,许多人都记忆犹新。
    85岁的周某患脑梗死10余年、糖尿病8年,心力衰竭,反复胸闷、胸痛,痛苦不堪,在其他医院进行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3支血管严重病变。但是,患者肾功能差,冠心病高危因素多,支架植入风险大,经医生推荐到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寻求帮助。
    “心血管内科的老年患者多,复合病多,冠脉血管病变复杂,唯有过硬的技术,才能妙手回春!”汪砚雨说。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汪砚雨与团队医生慎重考虑后,决定为其进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经术前充分水化,汪砚雨凭借精湛的介入技术,仅用50毫升造影剂便完成了周某左主干至前降支3枚支架的植入。术后,患者肾功能无变化,且未再诉胸闷、胸痛。
    汪砚雨说,面对该团队取得的成绩,最想说的是“4个感谢”,一是感谢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赖,二是感谢河科大一附院这个优秀的医疗平台,三是感谢相关科室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四是感谢精益求精、密切合作的团队同仁。“这‘4个感谢’发自肺腑,一定要说出来、写上去!”采访最后,汪砚雨反复叮嘱记者。
    (本文图片由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心内科提供)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