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以预防的肠梗阻和穿孔 □鲍俊涛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病恹恹的2岁孩子走进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诊室。我接诊了这个患儿。我详细询问患儿病史。患儿家长说,孩子因“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3天”,在当地医院对症输液治疗,效果差。我对患儿进行查体:精神不振,反应差,腹部高度膨隆,腹膜刺激征明显。我初步考虑是肠梗阻。接着,我安排患儿紧急进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结果证实了肠梗阻的诊断。但是,在患儿的中腹部发现了高密度阴影,这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圆圆的高密度阴影应该是消化道异物。一般来讲,这么小的消化道异物,看起来又非常光滑,应该会随着粪便自行排出体外,不应该引起肠梗阻呀!这肯定是磁性异物!我问患儿家长:“孩子是不是误食了磁性异物?”家长一脸茫然。 鉴于患儿病情重,我和孟庆磊、翟华紧急安排患儿住院。在对患儿进行抗休克的治疗同时,我们进行手术探查,证实了我术前的猜测:在患儿肠管的不同位置存在3枚小磁铁块,磁铁块之间相互吸引,夹持肠管及肠系膜,导致3处肠管坏死、穿孔。 术后,我将取出的异物放在患儿家长面前。这时,他们恍然大悟,原来是家里备用的强磁电池片被孩子误食了。 在临床工作中,儿童误食异物屡见不鲜。近几年来,误食磁性物体,尤其是磁力珠导致消化道穿孔的病例屡见不鲜。我们曾经通过各种方式对磁力珠的危害进行宣传,但每年仍有不少这样的孩子因此进行手术治疗。 磁力珠又称巴洛克球,五颜六色,闪闪发亮,属于智力玩具,颇受孩子和家长喜欢。但是,在它可爱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磁力珠由钕铁硼永磁材料制成,钕铁硼具有极高的磁能力,可吸起相当于自身重量640倍的重物。研究人员发现,一旦磁铁相互吸引,中间夹有肠管组织,基本上没有自行分开的可能,会快速导致肠管坏死、穿孔,部分人出现消化道内瘘,严重时会导致腹膜炎、腹腔感染、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磁力珠对消化道的损伤部位、程度等主要取决于是否分次吞食、吞食间隔时间、数目及胃镜下取出及时程度。如果一次性或间隔时间短吞食多枚磁力珠,就医时间早,有可能通过胃镜取出;如果间隔较长时间或分次吞食多枚磁力珠,就医时间晚,极可能出现消化道坏死、穿孔,需要手术治疗。鉴于磁力珠对儿童造成的严重伤害,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从源头上加强监管,防止磁力珠进入儿童手中,时刻告知儿童吞食此类物品的危害。如果发现孩子可能误吞磁力珠,不要训斥,应耐心温和地询问孩子吞食情况,切忌擅自给孩子吃芹菜、韭菜或服用泻药等,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让专业医生尽快处理。 其实,这个孩子的肠梗阻和穿孔,本可以预防!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