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阅读《复盘》 学自我管理
水天一色
新时代青年最好的模样
用行动践行使命
做有温度的医者
1
11 1 2021年6月1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新时代青年最好的模样
 


□段玉倩

   时间回到2020年7月,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次次数据的变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020年7月17日22时,医院接到援疆任务,臧伟伟第一时间报名,毫不犹豫地写下“请战书”。
    当时,大家不知道,臧伟伟的妻子因病住院,急需家人照顾。当他从新疆完成任务归来时,我问他:“你报名援疆时,怎么没与妻子商量呢?”他有点儿腼腆地说:“我媳妇儿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她会懂我的!”
    就这样,在新疆抗击疫情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臧伟伟毅然告别家人,随河南省国家核酸检测医疗队逆行出征。
   在新疆,臧伟伟负责核酸提取工作。相对其他实验室工作来说,核酸提取是最危险、最辛苦的工作。厚厚的防护服、笨重的靴子、起雾的护目镜,4个工作小组、24小时持续工作。新疆天气干燥,每次进仓至少6个小时,臧伟伟严格控制喝水量,但繁重的任务和严密的防护服消耗了大量的水分,以至于脱掉防护服后,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
    日复一日,进仓出仓,臧伟伟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援疆的30天里,在臧伟伟所在的河南省核酸检测国家队和乌鲁木齐本地医院的努力下,共完成60余万人份的检测工作。2020年12月22日,臧伟伟成为洛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每当聊起新疆抗疫的事儿,臧伟伟就会说:“这是医生该做的事儿,真是没啥多说的。”和他一样,医院检验科“90”后党员孙苏娟也做了类似的事儿。
    2020年9月24日,一场看似普通的婚礼正在举行。其实,这是一场因为疫情而推迟了206天的婚礼。新娘就是孙苏娟。
    孙苏娟原定于2020年2月底结婚,家人当时正紧锣密鼓地忙着举办婚礼事宜。谁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让正在办理婚假手续的孙苏娟犹豫了。她通过微信和未婚夫商量后,决定推迟婚礼。我问孙苏娟:“你推迟婚礼,会不会有一种失落感?”她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没办法置身事外。”
    决定延迟婚期,只是孙苏娟的第一步。随后,她两次在党支部和科室的“请战书”上签字、按手印,自愿加入医院抗疫医疗分队,奔赴发热门诊,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发热门诊时常整夜忙碌着。
    医院参加抗疫的医务工作者共计1100余人,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像臧伟伟、孙苏娟这样的“85”后。这些青年一代的抗疫故事彰显着“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精神,诠释着“白衣执甲、堪当大任”的使命,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最好的精神风貌。
    当然,青年一代不仅在抗疫中勇往直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的表现也有绚丽的色彩。
    每当有新任务,门诊第三支部的组织委员张硕都会带着装满材料的袋子,来到党委办公室,逐条核对需要提交的材料。
    召开支部大会,张硕及时下发通知,拟定会议流程;党课教育,她认真整理课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她认真组织布置……她是支部书记靳蓉的得力助手。虽然临床药师的工作繁忙,但她始终把支部工作放在心上,始终第一个响应、第一个完成。
    现在,医院越来越多像张硕这样的青年一代投身党组织的建设中,他们有理想、敢担当、善作为,给支部带来了蓬勃生机,为党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去年,风靡全网的短视频《后浪》中这样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像臧伟伟、孙苏娟、张硕这样的青年故事还有很多。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他们就是新时代青年最好的模样!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