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医师定期考核的目标是常态化考核、周期内考核
结核病认知五大误区
加强道德修养 夯实遵纪守法根基
1
11 1 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加强道德修养 夯实遵纪守法根基
 

加强道德修养 夯实遵纪守法根基
新乡市医疗保障局  唐国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还教育各级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讲话后,笔者感悟到,就道德修养与廉洁自律的关系来讲,道德修养是廉洁自律的前提和保证,一个道德修养高的人,不可能去获取不义之财,也绝不会冒着违纪违法的风险见利忘义;廉洁自律是道德修养的内涵和途径,通过加强廉洁自律,可以锤炼道德修养、升华道德修养。
    对一名公职人员而言,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望,也决定着个人的荣辱和成败。这就启示和要求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从政的重大课题,作为道德守则和行为准则,什么时候也放松不得、懈怠不得。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员干部的光荣称号,无愧于自身肩负的责任使命,无愧于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道德修养的内涵非常丰富,针对性和指向性也很强。身份不同,要求内容也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要求也不一样。从党员干部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道德修养的内涵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政治道德、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和生活道德。
    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既是思想上的要求,也是实践课题,不能坐而论道。体现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该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实践。

第一,以理想信念育德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品德。修养为政之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身养性,必须从坚定对党的信仰、实践党的宗旨、推动党的事业的高度来对待。
    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也是必须遵循的为官准则。各级党员干部要遵规守纪,不进歪门,不走邪道,不玩潜规则。
    理想信念一旦出现偏差,就像大厦失去支柱、大坝动摇根基,必然带来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近两年,面对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尽管听到的腐败现象少了,但从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治。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针对似是而非的问题搞好辨别,把握界限,擦亮眼睛,“不以物喜,不以情移”,多一些清醒,少一些盲从,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靠读书学习明德

   智为进德之基,学为立身之本。读书学习不仅是干事创业的第一需求,也是修养为官之德的第一要务和终生课题。为工作而学,可能只是一时一地的事;为修身进德而学,则是一生一世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行。北宋文学家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被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获取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还有大家经常看到的“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等论述,也反复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这就启示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注重树立学习立身、读书明志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修身之道。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教诲,在学习思考中静下心来洞察社会,明辨是非,审视人生,使自己的人品官德修养不断提高和升华。
    此外,道德修养是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必须作为党员干部的终生课题躬身实践、长期修炼。可以讲,在加强道德修养上,谁都没有老本可吃,过去优秀不等于现在优秀,现在合格不代表永远合格。只有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经常反躬自省,在读书学习中不断净化灵魂,才能不断提升道德水准。

第三,培养健康情趣养德

   生活情趣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追求。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情趣爱好,人皆有之。但是,剖析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教训,大多是从生活情趣不健康、生活作风不检点开始的。党员干部在选择和培养自己的情趣爱好时,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谨慎处事做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第四,严格自律修德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在《左氏辨》中言:“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意思是说,君子修身,对内要端正自己的心性,对外要端正自己的仪容。如果再把君子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实际上讲的就是修身自律与为政进德的道理。
    无数事实反复证明,律己之本,在于自觉,重在内省。因为内省是修身的基础,也是做人应当担负的责任,人只有透过自我内省才能修炼美德,进而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自知又是搞好内省的前提,正所谓“人苦于不自知”。
    “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知自己有缺点;最危险的缺点,是坚持已有的缺点;最无知的缺点,是为自己的缺点辩解;最可笑的缺点,是闭上眼睛也能发现别人的缺点,睁大眼睛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番风趣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是笔者在部队时一位老首长总结的。虽然笔者已经转业到地方多年,但老首长的话,还常常激励笔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律修德。
    实践反复证明,不论是一个人或一个单位,有缺点不怕,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怕的是让小缺点演变成大缺点甚至致命缺点;有问题不怕,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充满矛盾和问题的世界,矛盾无处不在,问题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全都解决,可怕的是让小问题转化成大问题甚至恶劣问题,害人害己害单位,祸国殃民。
    至于怎么样克服缺点,尽管方法途径有很多,但笔者感到一个简单有用的办法是从小事小节严格抓起,因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小事小节往往关乎政治、关乎党性、关乎形象,细微之处显示的是人的灵魂、人的德行、人的追求。
    具体到实践中,应当自觉从小事做起,从小节修起,努力在干好每件小事中律己正身,在把握每个小节中历练品德,积小成为大成,聚小德为大德,进而实现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以德修身。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