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浅议洁净手术部的设置 |
|
浅议洁净手术部的设置 □梁文林 手术部分为一般手术部和洁净手术部。手术部应自成一区,靠近手术科室、血库、影像诊断科、实验诊断科、病理诊断科等,宜远离锅炉房、修理室、污水污物处理站等,以避免污染,减少噪声,并且不宜设在首层。手术部应设手术室、刷手、术后苏醒、换床、护士站、麻醉师办公室、换鞋、男女更衣、浴室和卫生间、无菌物品存放、清洗、消毒、污物和库房等用房。手术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朝北为宜,也可采用有色玻璃遮挡,以利于人工照明。手术室的朝向应避开风口,以减少室内尘埃密度和空气污染。下面,我就医院洁净手术部的设置进行分析说明。 洁净手术室的四个级别 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百级):洁净度100级,主要用于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手术室参考规格:8米×6米。 Ⅱ级标准洁净手术室(千级):洁净度1000级,用于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手术室参考规格:7米×6米。 Ⅲ级一般洁净手术室(万级):洁净度10000级,用于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妇产科等手术。手术室参考规格:7米×5米。 Ⅳ级准洁净手术室(十万级):用于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手术室参考规格:6.5米×5米。 关于手术室间数,通常按照医院病床总数50∶1或外科病床数25∶1设置。同时要考虑到未来发展趋势,预留一定的床位以备将来发展需求。关于手术室面积,目前部分医院在20平方米或30平方米的面积里设计出一个手术间,但是建好以后吊塔很容易撞墙。根据使用经验来看,洁净手术间的面积在45平方米以上比较好,60平方米~80平方米比较合适。 手术部建筑设计要求 1.Ⅰ级、Ⅱ级洁净手术室应位于手术部内干扰最小的区域。人、物用电梯不应设在洁净区。当只能设在洁净区时,出口处必须设缓冲室。在人流通道上不应设空气吹淋室。在换车处应设缓冲室。负压洁净手术室和产生严重污染的房间与其相邻区域之间必须设缓冲室。缓冲室应有洁净度级别,并与洁净度高的一侧同级,但不应高过1000级。缓冲室面积不应小于3平方米。 2.墙面和天花板采用可隔音、坚实、光滑、无空隙、防火、防湿、易清洁的材料。颜色采用淡蓝、淡绿为宜。墙角呈圆形,防止积灰。观片灯及药品柜、操作台等应设在墙内。墙面与平顶,墙面与地面,以及不同的墙面与墙面相交处的阴(阳)角,宜做成小圆角构造,以避免积尘,方便清扫。 3.手术室的门净宽不宜小于1.4米,宜采用电动悬挂式自动推拉门,应设有自动延时关闭装置。洁净手术室的净高宜为2.7米~3米,走廊宽度应不少于2.5米,便于平车运转及避免来往人员碰撞。 4.每2间手术室应单独设立1间刷手间,刷手间不应设门,刷手池位每手术间不少于2个;刷手间也可设于洁净的走廊内。 5.地应采用坚硬、光滑易刷洗的材料建造。地面稍倾斜向一角,低处设地漏,利于排出污水,排水孔加盖,以免污染空气进入室内或被异物堵塞。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内不应有明露管线。手术室内不应设地漏。手术室的吊顶及吊挂件必须采取牢固的固定措施,手术室吊顶上不应开设入孔。 6.电源。采取防静电措施,应有双相供电设施,以保证安全运转。各手术间应有足够的电插座,便于各种仪器设备的供电。电插座应有防火花装置,手术间地面有导电设备,以防火花引起爆炸。电插座应加盖密封,防止进水,避免电路发生故障影响手术。总电源线集中设在墙内,中央吸引及氧气管道装置都应设在墙内。 7.照明设施。普通照明灯应安装在墙壁或房顶。手术照明灯应安装子母无影灯,并备用升降照明灯。 8.水源和防火设施。各工作间应安装自来水龙头,便于冲洗。走廊及辅助间应装置灭火器,保证安全。冷热水及高压蒸气应有充分保证。 9.通风过滤除菌装置。应建立完善的通风过滤除菌装置,使空气净化。其通风方式有湍流式、层流式、垂直式,可酌情选用。 10.应有专用的污物集中地点。污物通道的宽度一般在1.5米以上,若条件受限制,则最小不应小于1.2米。走廊的适当位置设置保洁室,便于保洁人员休息。在走廊的适当位置设置标本室,用于病理标本的暂存。 11.手术间的温度调节非常重要,应有冷暖气调节设备。空调机应设在上层屋顶内,室温保持在24摄氏度~26摄氏度,相对湿度以50%左右为宜。 12.手术室内基础设施清单。器械柜1台、麻醉柜1台、药品柜1台、观片灯1台、电源插座箱3台(其中1台带380V插座)、书写台、多功能控制面盘1台、气体终端控制箱1台、送风天花1台、自动门1樘、手推门1樘。部分百级手术室需配保温柜、保冷柜各1台。 手术部内的主要流线 出入路线的布局设计需要符合功能流程与洁污分区要求,应设三条出入路线,一为工作人员出入路线,二为病人出入路线,三为器械敷料等循环供应路线,尽量做到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主要流线有医护出入路线、病患出入路线、器械敷料等循环供应路线。三条出入流线的设计应遵循洁污分离、医患分离原则,洁净物品流线和污物流线严格分开,医护通道和病人通道相互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人员流线 患者:换车间换车、换被服→洁净通道→麻醉准备间→洁净手术室→麻醉复苏间→洁净通道→换车、换被服→ICU(重症监护室)或病房。 医护人员:换鞋间→更衣室,脱去外面工作服,换手术衣→缓冲间→洁净走廊→刷手池→洁净手术室→洁净走廊→缓冲间→更衣室→换鞋间→病房。 物品流线 无菌物品、敷料、灭菌的仪器及器材、一次性无菌物品: 物流洁梯→手术室洁净通道→无菌物品或仪器存放间→洁净手术室→污物通道→污洗间初洗、消毒后打包→物流污梯→消毒供应中心→物流洁梯。 医疗废物流线 洁净手术室→污物通道→物流污梯→出手术部。
作者简介 梁文林,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卫生工程分院院长、公共卫生主管医师、工程师、工程硕士,从事医院管理工作20余年,其团队专业从事区域卫生规划、医疗建筑设计、医院手术室、ICU等重点部门的规划设计及医院改扩建全过程咨询管理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