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等紧急情况发生时 不同人群的营养膳食指导


洪涝灾害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常会造成食物短缺、缺乏安全饮水、医疗保健不足和恶劣的卫生条件,使人群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最终导致人群死亡率的增加。 紧急情况发生的不同时期,根据人群营养需要,采取相应的营养保障措施。 初期:重点关注饮水和能量的供应。 过渡期:在保证饮水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能量和蛋白质的供应。 优先保障婴幼儿、孕妇等特定人群的营养需要。 一般人群 紧急情况发生初期 应急阶段——持续时间最长不能超过7天,每人每天至少1000毫升饮用水。 最低能量需要为每人每天4183千焦(1000千卡),确保提供足够的谷类食物,优先提供易保存、易食用、能量密度高的方便食品和强化食品,根据人群最低能量需要制定食品分配计划,常见方便食品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方便食品分配见表1、表2。 紧急情况发生过渡期 男性最低能量需要为每人每天8366千焦(2000千卡)。 女性最低能量需要为每人每天7530千焦(1800千卡)。 最低蛋白质需要量为每人每天50克。 基本分配食物包括谷类、豆类和食用油,如有条件应提供新鲜蔬菜水果、肉类和蛋类等,保证饮用水供应,优先提供营养强化食品。 营养强化食品是指加入了一定量的营养强化剂的食品,在食物种类单一的情况下,可提供复合营养素补充剂。 婴幼儿 0~6月龄婴儿 保护、支持和促进纯母乳喂养,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应优先提供适合于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 6月龄~12月龄婴儿 首选仍是母乳喂养,不能用母乳喂养的6月龄~12月龄婴儿,应优先提供适龄的婴儿配方食品。当幼儿满2岁时,每天应继续提供适龄的幼儿配方食品。满6个月的婴儿,应及时合理添加营养丰富的辅食,提供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 儿童青少年 每人每天至少1000毫升饮用水,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瘦肉、蛋、奶、禽、鱼等食物)摄入,满足生长发育的基本需要,优先提供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是指脂肪、糖、精白淀粉含量少的天然食品,比如全谷物、粗粮、杂豆、蔬菜、水果等,具有能量低,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等特点。 孕妇和哺乳期妈妈 在基本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孕妇每天额外需要能量840千焦(200千卡),哺乳期妈妈每天额外需要能量2092千焦(500千卡)。 孕妇每天额外需要蛋白质为:孕早期5克、孕中期15克、孕晚期25克、哺乳期妈妈每天额外需要蛋白质20克。 提供强化食品和复合营养素补充剂,保证足够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在一般成人供给的基础上适量增加饮水,保证身体基本需要。 (本栏目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