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战线的“后起之秀”——记新乡市卫生计生监督局赵晓 本报记者 杨冬冬 通讯员 靳媛媛 文/图
2017年荣获“河南省第五届卫生监督技能竞赛”个人综合一等奖;2018年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荣获“全省卫生监督执法办案能手”……他是一名“80后”,也是卫生监督战线的“后起之秀”,他就是新乡市卫生计生监督局的赵晓。 赵晓,201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12月至今在新乡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医疗市场监督科从事医疗服务监督工作。 业务能力突出 在虚拟执法现场监督场景中,卫生监督员通过操作手柄,“走”进美容医疗机构,根据医疗美容服务检查路径,围绕“美容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疗美容诊所”“医疗美容科室”4种医疗服务类型展开,结合医疗美容服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梳理机构资质、人员资质、诊疗活动、广告宣传等检查方法,进行虚拟执法。近日,赵晓通过新乡市卫生计生监督局的医疗美容服务虚拟执法现实监督场景,对刚入职的卫生监督员、医疗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开展普法培训。 在信息化时代,新乡市卫生计生监督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执法手段。“卫生监督员应紧跟时代步伐,熟悉掌握新的执法设备,比如,通过执法终端、网络培训、执法记录仪等先进执法设备,开拓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思路。”赵晓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如今,赵晓已经成为信息化监督方面的业务能手,更是新入职卫生监督员的“指导老师”。据赵晓介绍,虚拟系统对监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讲解并提示操作的正确性,既有卫生监督执法理论讲解,又有现场执法实践经验的分享,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参训人员受益匪浅。 主动创新能力出色 “执法不是以处罚为目的,更主要的是让经营单位改正违法行为。”这是赵晓的理念。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秉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执法强度与服务温度相结合”的理念。 2016年3月31日,赵晓和同事在对新乡市某医院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院未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3月30日灭菌的器械内有水珠,3月30日B-D测试卡潮湿。该院违反了《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的规定。 该案案情较简单,违法主体认定无误,违法事实、性质与情节认定清楚。按照程序可以对医院进行行政处罚。但是该案中有一个亮点就是启动召回程序,有效降低了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据赵晓介绍,行政处罚的最终目的是减少违法行为,减轻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该案不仅仅以罚款的执行为唯一目的,而且及时启动了召回程序,对于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物品,通过查阅医院消毒物品发放登记(收发物品清单),及时对上面记载的器械、敷料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了追踪和召回,并要求医院提供了召回物品回收清单。召回工作有始有终,有效降低了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真正做到了“执法为民、护卫健康”。 据了解,该案获得了河南省卫生监督“千案评比推精品”评审一等奖,并被推荐入选国家卫生监督优秀执法案例汇编,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案评专家的一致好评。 疫情防控冲锋在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家里的两个小孩和正在哺乳期的妻子,赵晓在和妻子商量过后,第一时间提交请战书,并立即从老家奔赴单位开展疫情防控督导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根据新乡市卫生计生监督局的安排部署,赵晓和同事们日夜奋战在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白天深入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疗废水系统的设置指导工作,深入社区居委会、农村路口卡点查看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深入集中隔离地点指导密接人员等重点人群隔离观察情况;晚上留在单位汇总检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以便及时反馈督导整改,经常都是半夜才回家,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通宵工作更是常态。 在谈起疫情防控时,赵晓说:“卫生监督员做到了为医务人员和群众‘守好门’,促使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做到万无一失。” 对于赵晓,新乡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党总支书记王继东这样评价:在工作中,赵晓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更新业务知识,重点加强业务和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