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也有大作为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张国定 文/图
“8月1日~2日,我们全院60名职工已全部完成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邓州市桑庄镇卫生院副院长张清义对记者说。 据了解,自本次疫情发生后,桑庄镇卫生院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张清义负责卫生院内疫情防控任务。为了做好医院预检分诊及发热哨点诊疗工作,严格执行院感防控制度,他立即组织全院职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实行出入院双通道,对入院人员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行程码;要求有发热、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必须到发热诊室就诊,并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普通门诊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严谨患者聚集;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都要进行核酸检测。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张清义,目睹了庄稼人“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无数次听到了农家院里乡亲患病时的无奈呻吟。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在读中学时就产生了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的愿望。2008年,他通过“选拔优秀医学毕业生到基层”的考核,被分配到桑庄镇卫生院工作。 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诊疗技术,积极开展诊疗工作,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就医难、费用高等难题。一天晚上,诊室来了一名因腹泻重度脱水的患儿。为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他一直守候在患儿病床旁边,直到患儿病情稳定,他才放心离开。 坐诊时,张清义还时常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患者,便于掌握患者的病情。这说明他随时会接到患者的咨询电话,有时甚至在深夜,他都能随时帮患者解决问题。凭着高尚的医德和技术,他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称赞。 2016年6月,张清义担任桑庄镇卫生院副院长职务,主抓医疗业务。为了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他每周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学识理论及技能操作培训;重点改善卫生院门诊及住院部的就医环境等。 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7月以来,河南省多个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洪灾,桑庄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积极请战,迅速投入抗洪抢险一线。 “我要去抗洪一线……”7月25日20时,桑庄镇卫生院有了一份特殊的请战书,上面摁着张清义和同事的6个红手印。他们在院长李健的带领下,选择逆流而上,分别前往郑州和新乡灾区参与家园“保卫战”,协助当地群众抢险救灾、重建家园。 根据救援指挥部安排,26日~27日,张清义随着救援队到卫辉市区参与医疗救援,帮助转移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患者,为转移中出现磕碰伤、局部软组织伤的救援队员及受灾群众送上药物等。 据李健介绍,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清义始终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