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临床营养战“疫”的河南加速度
跨越万里 在异国展开的两面锦旗
世界预防自杀日 我们如何阻止悲剧发生?
河南铁拳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21级新入职住院医师为带教老师敬献鲜花后,带教老师回赠《全科与社区》书籍,嘱咐他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不忘初心,无愧师恩”。
河南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1
11 1 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世界预防自杀日 我们如何阻止悲剧发生?
 

世界预防自杀日 我们如何阻止悲剧发生?
本报记者 常 娟  刘 旸

8月19日,上海市一名14岁初二女生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的新闻,让自杀特别是青少年自杀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近80万人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个人以这种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成为全球15岁~29岁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前后,记者聚焦因抑郁情绪等引发的自杀事件,关注“如何阻止自杀”这一悲剧的发生。
现象:自杀群体低龄化
9月7日8时~20时,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967886)一共接到了15个求助电话,其中9个是咨询抑郁相关情绪问题的,占比为60%。
“接连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郑州城乡居民因为交通不畅、居家隔离、无法复工复产复学等造成的焦虑等心理问题突出;一些抑郁症患者出现病情反复。心理热线咨询量明显比平时多了许多,很多是家长打来替未成年子女咨询的。”郑州市心理医院副院长、心理咨询师李丽说,“青少年抑郁症高发,由此导致的自杀事件增多,这也是近几年临床心理治疗中出现的新现象。”
有数据表明,在我国自杀者中,15岁~24岁的青少年占50%~70%,自杀者平均年龄仅为22.5岁,自杀群体低龄化正成为一种趋势。究其原因,学习压力过大、人生目标无法实现、失恋等情感问题一一浮出水面。
“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本身就属于自杀的高危群体。若长期处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又没有人帮助他们走出来,极可能造成心理崩溃,甚至自杀。自杀群体低龄化已不单纯是心理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警惕:自杀也有“警示信号”
“大部分现代人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调适心态、如何应对随年龄增长而陡然增加的社会压力。其实,自杀是有‘警示信号’的。阻止自杀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专家督导委员会主任丁娟说,“很多人会因为‘无所谓’或‘觉得没面子’,不能及时直面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导致抑郁发展成自杀的主要因素。” (下转第二版)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