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结核病防治重点知识十二问之五综合医疗机构在结核病防治中的职责与作用是什么? |
| |
结核病防治重点知识十二问之五 综合医疗机构在结核病防治中的 职责与作用是什么?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王 侃
《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指出,我国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中涵盖4种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医疗机构。针对结核病防治,其他医疗机构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医疗机构,包括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健康体检机构等,这些机构的职责有哪些?能发挥什么作用呢?笔者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重点解读综合医疗机构在结核病防治中的职责与作用。 一、患者发现、报告、转诊的“前沿关口”。综合医疗机构是大多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首诊机构,要对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疫情报告,并将患者转诊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后,由后者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起对患者进行规范治疗与管理,确保治疗效果,减少结核病的传染源。 二、必要的重症结核病患者治疗及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对于部分出现并发症的重症患者、急症患者和符合开展预防性治疗条件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者,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按照一定的方案和原则,转至综合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三、开展结核病感染控制工作。对于有结核门诊、呼吸门诊、感染病房,以及开展结核菌素实验室检测的综合医疗机构,要按照要求开展结核病感染控制工作,避免出现院内结核病交叉感染情况。 四、其他相关工作。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一些综合医疗机构还参与相关工作,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苗预防接种,可有效降低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及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发病率;对从业人员(包括学生、新兵)进行体检,可尽早发现密集场所结核病传染源或感染者;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本文由本报记者杨须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