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6月底前“场所码”全覆盖 将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服务圈”建设、社区报备系统等对接
本报讯 (记者卜俊成 实习记者安笑妍)记者从全省“场所码”推广视频会议上获悉,5月20日前,各地系统要与省平台对接到位;5月底前,郑州市实现“场所码”全覆盖;6月底前,其他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场所码”是“健康码”的延伸类型,能够实现到访人员登记,并关联查验到访人员的健康状态。“全省实现‘场所码’全覆盖、数据全汇集,意味着我省疫情防控网将织得更牢、更密,跨地市自动转码将得以实现,流调溯源将更快速、风险场所定位更精准、风险人员排查更高效。”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河南省“场所码”推广实施方案》,对有多个入口的商场超市、酒店、写字楼等场所,实行“一门一码”;大型商业综合体内店面,无论大小,实行“一店一码”。“以往进入大型场所也会扫‘场所码’,此次不同的是,我省要求‘场所码’要全域覆盖、全省通用、全员使用,覆盖范围更大、人群划分也更准确,有利于精准赋码,方便准确开展流调溯源。”该负责人说。 此次“场所码”升级主要以标准一致、数据对接为主,目前各地正在使用的“场所码”,群众仍可正常使用。据了解,“场所码”升级完成后,全省“健康码”也将统一界面,统一显示相应码色、核酸检测结果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等信息,真正实现全省“一码通行”。此外,推广实施的“场所码”,将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服务圈”建设、社区报备系统等对接,构成我省疫情防控升级的关键发力点和突破口。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等,应如何进入公共场所?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可采取的替代方案包括推广“健康码”纸质版、扫身份证、人脸识别及纸质登记等。如亲友可代为申领“健康码”纸质版,场所管理人员登录“豫事办”APP(应用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对来访人员进行扫码登记,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正常出行。该负责人介绍,目前,相关程序已开发完成,将陆续向各场所管理人员及公众进行宣传和推广。 又讯 (记者卜俊成)5月19日,记者从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获悉,通过“郑好办”APP申请的“场所码”数量已达26.29万,目前全市“场所码”发码总数达68.08万,正在加速实现“一门一码”“一店一码”“一场所一码”。 据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来申请“场所码”需要企业负责人或个体工商户持相关材料,到所属区(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线下申请,线下申请及登记的过程中存在信息记录不全、信息核对效率较低等情况;而现在通过线上自主申请“场所码”,不仅能够为场所经营者节省时间成本,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信息的核验效率和准确度。 场所经营者可以通过“郑好办”APP上“场所码申领”系统自主申请“场所码”。“场所码申领”系统共设定了12种常见的场景类型,包括商场超市、医疗机构、景区、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公共服务、地铁、公交车、出租车、通用码、餐饮行业、公司班车。如果场景类型中没有合适的场所可以选择,则可以选择“通用”场景进行登记申领。当场所负责人自助申领“场所码”时,系统会自动带出申请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负责人只需填写单位名称、所在区域、详细地址等信息即可申领。申领成功后,场所负责人可自行印刷“场所码”图片并张贴到场所入口醒目位置即可。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场所、住宅小区、建筑工地、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的管理者、经营者,应当主动申领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场所码”,做到“一门一码”“一店一码”“一场所一码”,并严格落实扫码登记相关规定,安排人员负责查验,做到“逢进必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