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OCT找出“漏网之鱼” |
|
OCT找出“漏网之鱼”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李汝衡 近日,80岁的吴先生在接受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出现言语不清等症状,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医院接受OCT(光学干涉断层扫描成像)检查后,发现了“漏网”的斑块,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而OCT检查多用于心脏、眼底动脉检查的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在河南还属于首例。 前不久,吴先生起床时发现右侧身体没有一点儿力气,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吴先生在当地医院接受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效果并不明显,还出现了言语不清等症状,转诊至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医院为吴先生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原支架内有异物。但是,由于支架和血管壁紧密贴合,医生从影像学检查上,很难准确判断异物到底是什么。如果异物是血栓,有可能是支架没有完全贴合血管壁造成的;异物如果是斑块,那有可能是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漏网之鱼”。 为了明确诊断,专家提出,用OCT进行近红外光扫描,产生高分辨率的组织显微图像,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出血管内部情况。经过检查,病灶原形毕露——斑块。 有了明确的诊断,医生很快制定出了治疗方案:放置一个更加致密的支架。经过对症治疗,吴先生的症状大为减轻,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