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小寒时节话养生
督灸的作用与功效
党参
曹操与梅子
1
11 1 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曹操与梅子
 

□胡献国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中写道:曹操和刘备来到后园的亭子对饮,曹操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于是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论起天下英雄来。这里的“梅”即指药食同源的梅子。成语“望梅止渴”也源于此。
    梅子,又名乌梅、青梅、梅实,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梅的果实。初夏采收,将成熟的绿色果实洗净直接食用,称为青梅;以盐腌制,晒干用,称为白梅;以小火炕至干燥均匀,色黄褐、起皱,再焖至色黑,称为乌梅。
    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经、脾经、肺经、大肠经,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和胃安蛔的作用,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虫腹痛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温胆生津”。《本草纲目》言其“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名医别录》言其“止下痢,好唾口干”。现代临床观察发现,乌梅善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
    营养分析表明,乌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及矿物质钙、磷、铁、钾等,还含有柠檬酸、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乌梅有抗癌作用,可用于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宫颈癌、膀胱癌、皮肤癌、阴茎癌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乌梅还有抗过敏作用,可以促进肠蠕动,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治疗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乌梅含钾较多,而钠较少,对长期服用排钾性利尿药者有益。用乌梅制作的酸梅汤,可防止夏季出汗较多而引起低钾现象,如倦怠、乏力、嗜睡等,是解暑生津的良品。乌梅含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可软化血管,有防老抗衰、益寿延年的作用。现介绍几则乌梅治疗方,供选用。
    1.乌军治胆片(中成药):方由乌梅、大黄、佛手、枳实、牛至、栀子、甘草、槟榔、威灵仙、姜黄组成;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可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泄热止痛;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胆囊炎、胆道感染或胆道术后见上述证候者。
    2.乌梅丸(中成药):方由乌梅肉、花椒、细辛、黄连、黄柏、干姜、附子、桂枝、人参、当归等组成;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3次;可缓肝调中,清上温下;适用于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烦躁呕吐、手足厥冷。
    3.冰霜梅苏丸(中成药):方由薄荷叶、乌梅肉、薄荷脑等组成;一次2粒,随时含化;可生津,止渴,祛暑;用于受暑受热、头晕心烦、口渴思饮、口燥咽干。
    4.乌梅粥:乌梅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乌梅择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放入白糖即可,每日1剂。乌梅粥可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泄、安蛔止痛,适用于慢性咳嗽、久泻久痢、便血、尿血、虚热烦渴,以及小儿夏季热、肠道蛔虫病等。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