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大寒节气话养生
传承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经之路
王不留行
漫谈春节健康饮食
1
11 1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大寒节气话养生
 

□吕沛宛 姚普琪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在第一个五天的时候,鸡感受到阳气,开始孵育小鸡;在第二个五天的时候,征鸟即鹰隼,为了抵御寒冷,此时捕食能力达到最佳状态;在第三个五天的时候,水域结冰一直结到水中央,而且最结实,最厚。

 


注意防寒保暖
    俗话说:“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这说明大寒节气寒气达到顶点,下一个节气是立春,天气会逐渐转暖。这个时节人们仍要注意防寒保暖,顾护阳气,避免寒邪伤身。
    防头部颈部受寒。颈部是人体重要的部位,一旦受寒,寒性收引,颈肩部肌肉痉挛,容易引发颈椎病、落枕。颈部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如大椎穴、风池穴、风府穴等,艾灸以上穴位可有效缓解疼痛。在日常生活中,早上需要外出的人,应穿高领衣服,戴围巾、帽子,避免头部、颈部受寒引起血管收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失眠等疾病。
    防肺部受寒。冬季流感高发,其大多数是寒邪作祟。大寒时节寒气达到极点,此时应注意防止肺部受寒而引发感冒,导致出现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头痛等症状。人们平时可以用双手搓揉大鱼际穴,搓揉到发热后放到鼻子两侧的迎香穴(迎香穴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这样可以预防鼻子受寒,可有效缓解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也可使用艾灸灸肺俞穴、大椎穴、身柱穴等,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15分钟即可,以穴位局部潮红为度。
    对于风寒感冒者,可以选用神仙粥食疗方,出自《惠直堂经验方》。材料:葱7根(连根、叶)、生姜5片(捣碎)、白糯米30克。用法用量:用900毫升水煮糯米、生姜,粥成入葱,煮至米烂,加入75毫升米醋,趁热饮用。若患者腹内饱胀,不思饮食者,不用糯米,单以葱、姜熬汤服用,米醋后入,不宜久煮。服后若汗出则病愈,汗出后要注意保暖,防止再次受寒。
    防腰部受寒。“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寒,肾脏也会受到寒邪侵袭。因此,腰部保暖尤为重要。人们平时可以将双手放置腰部上下摩擦至腰骶部,直到腰部热透,每次10分钟~15分钟;也可以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50次~100次,早晚各一次。肾脏喜温恶寒,常摩擦腰部可温肾补阳、畅达气机。
    防脚部受寒。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脚部的保暖也很重要。脚部离地面最近,最能感知地面温度,大寒时节,天寒地冻,地面温度低,脚部最易受寒。根据中医全息理论,人体脏腑在脚部均有一个反射部位,因此脚部受寒对脏腑也有一定的损伤。脚部离心脏最远,供血不够丰富,温度相对偏低,若脚部受寒则容易引起毛细血管痉挛。人们除了平时穿鞋保暖外,睡前也可以煮艾叶水泡脚,达到温经通络、防寒保暖的功效。
养生必滋于食
    大寒时节,饮食上要遵循养阴温阳的原则。此时阴气逐渐减弱,阳气渐生,不应大补特补,特别是对于阳气偏盛的人来说,容易出现便秘、上火的症状,应清淡饮食。
    大寒节气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节气相交接,这时食物进补的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在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加入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辣椒、生姜、大蒜、茴香等,但不可过食;同时,也可以食用一些滋阴潜阳且热量较高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圆、木耳、银耳等。大寒时节饮食还应重视补充热量,植物的根茎是蕴藏能量的“仓库”,适合多吃根茎类的蔬菜,如芋头、红薯、山药、土豆、南瓜等,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可快速提升人体的抗寒能力。
    大寒时节膳食推荐:
    1.糖醋胡萝卜丝
    材料:胡萝卜250克,姜、糖、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后倒入胡萝卜丝,再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胡萝卜丝全熟后加入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下气补中,宽胸利气,调肠胃,安五脏。
    2.排骨汤
    材料:猪排骨250克,熟猪油50克,味精、绍酒、盐、葱白、姜片各少许。
    做法:将猪排骨洗净,剁成块状,炒锅下猪油烧热,排骨下锅炒10分钟,待排骨呈灰白色时,加入盐、姜片翻炒,起锅盛入砂钵中放清水,置火上煨2小时,加入味精、绍酒、葱白,再用中火继续煨半小时即可。
    功效:滋阴强体。
    此外,当归生姜羊肉汤及涮羊肉也适合在大寒时节食用,可滋补助阳、驱寒暖胃,适合阳虚畏寒体质的人。
起居养生
    大寒时节应保持“必待日光、早睡晚起”的作息规律,在出太阳的时候常晒后背以补阳。
    特别是老年人,天气寒冷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更应注意生活起居规律;早上起床时应动作缓慢,不要猛然坐起,以免引起头晕。大寒时节,寒气至极,为了保暖,家中门窗大多紧闭,这样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引发呼吸道疾病。人们应在每天中午温度较温暖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减少疾病传播和风寒邪气引起相关疾病的风险。当然,家中暖气也不宜过热,内外温差太大容易导致出门后感冒和寒邪直中脏腑。
适量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阳气敛藏,人体的阳气也应顺自然界潜藏,此时要适量运动,激发人体阳气以御寒抗邪。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适量运动有助于人体气机升降、气血运行、津液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处于康复期的人更应如此。除了适量运动外,还可练习大寒养生功,此功载于《遵生八笺》,具体方法是:每天晚上,单腿跪坐于地板或床上,即一条腿前伸,另条一腿跪在床上,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上体后仰,以两臂分别在身后左右侧撑地,指尖朝向斜后方,身体重心后移,再前移,两腿互相交换进行,左右各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经常做此功能改善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或不能卧、股膝内肿、足背痛、腹胀肠鸣、泄泻、足踝肿等症状,可从大寒节气开始,练至立春节气结束。
情志调节
    大寒节气,适逢春节,走亲访友,有利于情志疏泄和信息交流,但要避免过喜,使情志过于奔放;还要避免攀比心理而引起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情志疏泄,此时应保持平静的心态,及时梳理个人情绪,无扰乎阳。如果心中有伟大的梦想和计划,应先保留,铆足劲,等待春天发力。
    (吕沛宛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姚普琪供职于郑州市二七区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