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孕产妇中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对孕产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由于部分孕产妇不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知识,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增加不良风险。在此,笔者详细介绍一下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及分泌不足、遗传易感、炎性反应、代谢紊乱等相关。很多孕产妇会问:“怀孕前血糖并不高,为什么怀孕后会得妊娠期糖尿病呢?”这是因为怀孕后胎盘会产生帮助胎儿生长和发育的激素,然而这些激素会降低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能力。若孕产妇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则难以有效控制血糖,进而诱发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年龄超过3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肥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来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对以上高危人群,要及时进行筛查,评估其发病风险,并进行对症处理。 一般在妊娠24周~28周进行OGTT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任意时间血糖超过以下标准就可以明确诊断:空腹血糖≥5.1毫摩尔/升,服糖后1小时血糖≥10毫摩尔/升,服糖后2小时血糖≥8.5毫摩尔/升。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孕产妇患高血压病及子痫的风险(子痫是怀孕期间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对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造成威胁,比如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病理性黄疸等);增加后代发生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青少年血糖调节紊乱等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还会影响孕产妇的生产方式。孕产妇血糖过高,会使胎儿体重增加,而巨大儿会增加顺产难度。除此之外,孕产妇如果在怀孕期间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生产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预防,无须过于担心。孕产妇可通过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方式,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在饮食上,孕产妇以高纤维、低脂肪、低热量为原则,保持营养多样化,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注意少食高热量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谷物,补充足够的营养。在怀孕期间,孕产妇也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一般每日不超过30分钟,可以选择孕期体操、散步等,保持精力充沛。除此之外,孕产妇在怀孕期间要控制体重,因为体重增长过快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孕产妇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一旦发现血糖异常,要及时根据医生的指导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降低疾病对自己及胎儿的影响,让宝宝顺利生产。 (作者供职于柘城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