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
|
□李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中,由液态转化成固态,从而阻塞血液回流,引起静脉壁炎症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出现在四肢,以下肢较为常见。手术后患者、严重创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的患者,都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主要为肿胀,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72小时内较为严重,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的情况。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 预防方法 药物预防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比如严重创伤患者、手术后患者,以及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医生会建议此类患者使用抗凝药物,这样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患者需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 外科手术 长期卧床患者,或严重创伤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干预,能较好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常用的手术方式有深静脉血栓溶栓术、下肢静脉滤器植入术等。 弹力袜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也可以使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弹力袜可以为下肢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外科支架 对于下肢深静脉狭窄,或出现阻塞情况的患者,采取上述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采用外科支架置入的方式恢复患者血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适当活动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及早进行适度活动,如果无法下床,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感染 感染也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所以,患者在手术后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比如抗生素等。同时,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卫生。 如何护理 防止血栓脱落 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需要卧床休息,如果血栓脱落会对患者造成危险。因此,患者在这个时候不要随意地按压下肢,不要按摩,需要卧床静养,避免过多活动。 心理护理 患者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还有部分患者认为自己需要截肢,心理上的紧张容易加重病情。因此,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家属及朋友要多和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预防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需要经常使用抗凝药物,患者需要注意预防出血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现有出血情况,需要马上停止用药,尽快就医。 此外,患者若出现胸闷、胸部疼痛、呼吸不畅等症状,也需要马上告知医务工作者并及时处理。 (作者供职于日照市中医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