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吃 |
|
□陈国兰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较以往明显增加。 2015年~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份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微血管病变及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风险。作为糖尿病治疗基础之一的饮食治疗,对于血糖的有效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的很多糖尿病患者对此却知之甚少。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控制饮食的概念就是既不多吃,也不少吃。如果每天摄入的主食量过少,机体就会一直处于饥饿状态,能量负向平衡,甚至有可能出现非高血糖性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摄入应为25~30千卡/千克,并根据个人的体重以及活动水平进行适当调整,目标是达到或者维持理想体重,同时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求。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65%。对于餐后血糖控制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降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但不建议长期采用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可以选择白米饭、通心粉等细粮与糙米、荞麦、藜麦等粗粮搭配食用,全谷类应占总谷类的一半以上。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蔗糖及果糖制品的摄入,对于非常喜好甜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摄入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 其次,蛋白质是人体几大重要营养素之一,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蛋白质的缺乏容易导致肌肉衰减。对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建议蛋白质所供应的能量占比为15%~20%,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占总蛋白摄入的一半以上。每天饮奶或者相当质量的奶制品300毫升以上,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建康及维持肌肉量。每天吃鸡蛋白不应超过一个,肉类以150克以内为宜,白肉优于红肉,每周摄入鱼类最好有两次。除了动物蛋白之外,大豆及豆制品可以提供优质的植物蛋白,富含大豆蛋白、钾、钙、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营养成分,相对于动物蛋白质来说,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血压,还能帮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再次,蔬菜和水果也是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蔬菜是高纤维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膳食升糖指数,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500克~1000克的新鲜蔬菜,品种尽量多样化,可以选择3种~5种,菠菜、西兰花、苋菜、西红柿等深色蔬菜应占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水果富含钾、镁以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适当进食水果是有好处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并且稳定(空腹血糖在7.0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毫摩尔每升以下)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之间加餐水果,如苹果、猕猴桃、柚子等。全天的水果量控制在200克~300克之间,加餐的时间选择在两餐之间,这样既能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又不至于血糖太高。 最后,吃油的问题在糖尿病患者中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30克。大家要注意,这些油不单是指烹调用油,也包含了食物(如油条、饼干、面包等)中添加的食用油。所以如果稍不注意的话,糖尿病患者摄入油的含量就会超标。糖尿病患者吃油要兼顾各类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尽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除鱼油以外的动物油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植物油(除棕榈油、椰子油)大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细胞膜,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 此外,糖尿病患者不推荐饮酒,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尤其是注射胰岛素或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并严格监测血糖。对于盐的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天5克以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以进一步限制盐的摄入量。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是无法享受美食,而是要学会克制自已,有节制、有讲究地吃,从而在既能享受美食的同时,又能控制血糖。 (作者供职于柳州市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