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法治与健康
PDF版查看  第五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手部卫生与微生物检验
尿路结石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常识
麻醉前需要进行哪些术前准备
脑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康复
遭遇烧伤怎么办
1
11 1 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康复
□钟静敏

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疗效较好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支架植入以后,要想让受损的心脏逐步恢复功能,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心脏康复,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环节来说都不能马虎,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住院期间
在住院期间,患者的康复关键在于全面监测和管理心肌梗死手术后的生理指标。医护团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脏梗死后任何潜在的并发症。心内科医生是心脏病患者康复的主导者,对患者进行运动风险评估、制定二级预防和运动处方、全程管理和指导。医务人员会帮助患者进行轻度的康复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僵硬。这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建议,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从而促进身体最初的康复阶段。
出院后的初期
出院前医生通过做运动试验或运动心肺功能评价,或做6分钟步行法评价心功能,帮助患者制订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在出院后的初期(出院后的2周~12周)。患者应该注意自身有无异常症状,继续遵循医嘱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药物管理,遵循医务人员的建议,在密切监护下逐渐增加活动级别。患者需按时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锻炼身体。如散步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可早晚各1次逐渐增加距离和速度,打太极拳、练瑜伽等也可采用。饮食既要保证必要的营养,又要控制体重。不可过咸或过甜,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做到定时定量,每餐吃七八分饱为度,忌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避免过热过冷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后期的恢复期
后期恢复期一般是指出院后大约6周~12周开始,一般持续3个月~6个月。这段时间患者可以遵循医疗专家的建议,自己在家进行康复治疗,定期随访。继续接受营养、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的健康教育和相关医学咨询。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这些疾病,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而这个阶段的康复不仅是身体的修复,更要对患者心理健康进行关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急性心肌梗死后担心能否康复,整天忧郁、焦虑和紧张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劳累、情绪激动。
终身维持期
维持期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个月后,维持期的到来标志着康复过程的最终章,尽管是最后一步,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责任和参与愈发凸显,需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指导下,打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的随访和健康监测则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能确保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得到长期的、仔细的维护。另外,在维持期,除了规律的药物治疗,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重中之重,如永久戒烟、减轻体重、适度有氧运动、保持平衡的饮食、调节心理、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等。在维护治疗效果的同时,又能预防今后潜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逐步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重返社会,减少猝死及再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