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推行“健康存折” 让群众主动拥抱健康
深化改革 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种植牙的优点和缺点
医学检验在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
1
11 1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深化改革 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永昌

   改革开放后,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国家出台《“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之后,河南省紧随其后出台了《河南省中医药条例》,促进全省中医药临床建设更加繁荣,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看上好中医”的需求。
    发挥中医药科学辨证救治优势。中医讲究“一人一策,一人一方”的有针对性的辨证救治方法,若要效果佳,必须做到“早”和“准”。具体为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在治疗上,要“快”,要“稳”,耐心观察症状变化。当然,在复杂多变的病情中,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此在治疗上应有“先、后,缓、急”的区别。临床应用一般是“治病必求于本”,但是要根据标本“缓、急”的不同,分别采取措施。
    加强中西医结合学习。中医重视患者的整体状态,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体系,对“望、闻、问、切”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根据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西医重视疾病诊断,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发现局部问题,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中医重视整体,西医在乎微观,貌似两种理论体系毫无交集,实则可互相融通。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可举办中西医结合学习班,让更多的西医医师获得学习传统中医药理论系统知识的机会,强化其临证思维,丰富中西医临床知识,提升中医药素养。
    打造“星级”中医馆。以地市为单位,将所有中医馆纳入评选范围,根据医保政策支撑、诊疗效果、服务满意度等3类一级指标和中医药科室设置、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设备配置、中医诊疗技术和服务、健康管理等10类二级指标,评选“一星级”到“五星级”中医馆,并推出示范中医馆进行表彰。探索优化基层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等项目诊疗质量及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服务能力。另外,各地应同步制定配套政策,争取财政投入等工作举措。
    增进中药药事服务的便民性。各地应开启“智慧中药房”的新模式、新路径,联通“以医联体牵头,市、县中医医院为代表”的高标准煎药中心,通过专线智能系统,完成开方、接方、审方、调配和中药煎煮,提供送药上门等贴心、个性化、高效率的全方位服务,让群众在家就能用上高品质的代煎中药。
    优化中医药人才配备。做细做实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遴选,区域内基层中医药技术水平及诊疗服务能力实现整体提升是关键。在这方面,《河南省中医药条例》具体规定了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师承教育备案和资质审核等细节。这对于正在从事或者有意愿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可以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完善。
    总之,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勇气、魄力和智慧。让我们在改革新征程中以实际行动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为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