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谦臣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特点是骨密度降低,骨质变薄、多孔、易碎。骨质疏松一般无明显的症状,多在发生骨折时被诊断出来。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约50%的患者发生残疾,20%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补充营养,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维护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骨质疏松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自然重塑过程可能会失衡,导致骨质流失超过骨质形成。性别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管理 虽然骨质疏松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风险,维护骨骼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 均衡饮食 摄取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元素,而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有助于身体吸收钙。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维生素D存在于某些食物中,如蛋黄、鱼肉等。在日常生活中,多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 适当运动 平时可以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和肌肉强化活动,如步行、跑步、跳舞、举重等。这些运动可以刺激骨骼,促进新的骨组织形成。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吸烟和过度饮酒都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吸烟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激素水平,增加发生骨质流失的风险。过度饮酒可能会干扰身体对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 定期体检 要定期体检。通过骨密度检测等,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对于高风险人群(绝经后女性、有家族骨质疏松史的人),定期体检尤为重要。 适当补充营养素 如果从饮食中摄取的钙和维生素D不足,可以通过服用补充剂来补充。 注意药物的使用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药物,可能会增加发生骨质流失的风险。如果正在使用这些药物,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总而言之,骨质疏松是一种“沉默的疾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多在发生骨折时才被诊断出来。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定期体检及必要的医疗干预,我们可以大大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维护骨骼健康。 对于骨质疏松,有些危险因素(年龄因素和遗传因素)是不可控的;有些危险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喜欢运动等)是可控的。我们可以改变可控的危险因素,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骨质疏松。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关注骨骼健康。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临清市松林中心卫生院骨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