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庄秦氏妇科学术思想之一 □王 臻 陈何红 事物本身是复杂的,如果以单一的思维去认识事物,往往会陷入片面,难以窥探事物的全貌。秦月好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象庄秦氏妇科代表性传承人。秦月好认为,现代中医妇科面临复杂的疾病系统,仅以辨证论治已很难适应临床需要,妇科临床诊治应采取多元思维方式,即采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辨体论治、辨期论治、辨度论治相结合的多元化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模式。
辨病论治 对妇科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根据疾病的总体规律而制定贯穿疾病始终的治疗原则,即辨病论治。比如高泌乳素血症是多种原因导致人体泌乳素(PRL)分泌量增加而产生的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月经稀少、闭经、溢乳、不孕等症状。西医认为,该病基本病理变化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秦月好通过辨西医之病,扬中医之长,运用通经回乳汤(柴胡、白芍、菟丝子、淫羊藿、川牛膝、益母草、炒麦芽)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麦芽有降低血清泌乳素的作用。辨病论治,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病理变化,有针对性地采用专病专方进行治疗。 辨体论治 秦月好认为,患者的体质类型是辨证施治、立法处方的重要依据,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指导妇科诊治。瘀血体质者,多形体偏瘦,面色黧黑,舌质青紫或暗,舌边有点片状瘀点或瘀斑,脉涩,易患痛经、闭经、崩漏、异位妊娠、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病,治宜活血化瘀,方选血府逐瘀汤、失笑散等。痰湿体质者,多形体肥胖,面色淡黄或暗,纳少,胸闷,苔腻脉滑,易患闭经、带下、不孕等病,治宜健脾、化痰、除湿,方选苍附导痰丸等。阳虚体质者,多体胖,形盛气衰,精神萎靡,易受外邪致病,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畏寒怕冷,肢冷身凉,易患月经后期阴冷、性欲下降、宫寒不孕、胎萎不长等病,治宜益肾温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右归饮等。阴虚体质者,多形体消瘦,口干口苦,小便短少或黄,大便干燥或秘结,易患月经先期、月经量少、闭经、绝经前后诸证等病,治宜滋阴清热,方选知柏地黄丸、左归饮。辨体论治体现了不仅要治人的“病”,更要重视治患病的“人”,以体质为背景,依据用药调治、治病求本的治疗法则。 辨期论治 秦月好认为,妇女有特殊的生理周期,在诊疗妇科疾病时,应结合月经周期在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等不同时期的阴阳转化、消长节律,采用周期性用药的治疗方法。其中,经期为重阳转化期,重阳则开,血海满盈而溢下,冲任气血变化急骤,治宜活血调经,冀其推动气血运行,胞宫排经得以通畅;月经后血海空虚,属于在肾气作用下逐渐蓄积精血之期,治法以滋肾益阴养血为主;经间期为重阴转化期,阴精盛,重阴转阳,冲任气血活动显著,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疏通冲任气血,并能够兴奋肾阳,从而促进排卵;经前期又为阳长期,阴充阳长,以维持肾阴阳相对平衡状态,治宜阴中求阳,温肾暖宫,辅以滋肾益阴之药。如秦月好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分为出血期、非出血期(经后期、经前期),出血期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首当止血,但血止后则循期而治,以达到调经的目的。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秦月好总结出止血、固本、调经三步疗法,以顺应胞宫生理藏泻功能,经期运用泻法,泻其瘀滞,顺应其胞宫泻的功能;月经干净后运用补法,固冲任,顺应其藏的功能;经前期适量应用孕激素,促其经血来潮,建立药物人工周期。 辨度论治 一些妇科疾病,比如痛证,因疼痛程度有异,当区分治之。如秦老师治疗痛经,认为该病病机多责之寒与瘀,立法当温经、祛瘀,治疗宜贯穿始终。然而,患者疼痛程度有异,具体方药亦有所不同。其中,对于轻度痛经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短,尚可坚持工作和学习,治宜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对于中度痛经患者,疼痛难以忍受,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治宜温经散寒、逐瘀荡胞;对于重度痛经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则治宜温经散寒、解痉祛瘀,秦老师善用虫类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为象庄秦氏妇科传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