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肺炎支原体会引起发热和咳嗽等急性症状,还可能会导致长期的慢性咳嗽和喘息问题。作为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 临床特征 肺炎支原体形态特殊,大小介于常见的细菌和病毒之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存形态。它缺乏传统的细胞壁结构,该特性能让其在面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时表现出惊人的抵抗力。这些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达到杀菌的目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影响学龄儿童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婴幼儿感染病例在不断增多。这一变化也提醒我们,这种病原体已经不再局限于特定年龄段,而是对所有年龄段的儿童都构成威胁。特别是在学龄儿童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元凶之一就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相对较长,可达2周~3周。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则会表现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危害 肺炎支原体病菌具有独特的生理结构,尤其是顶端的结构特性,赋予其极强的黏附能力。当这种病菌入侵呼吸道时,其顶端的黏附分子像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胶水,牢牢地黏附在呼吸道的黏膜上。这种黏附很难被简单的生理机制清除,从而为病菌在呼吸道内的定植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其进行攻击。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导致发热、咳嗽等症状。如果免疫应答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还会引起慢性咳嗽和喘息。 肺炎支原体的影响远不止于单纯的感染,实际上,这种微生物的侵入会触发呼吸道,甚至更深层次的机体变态反应,从而扰乱细胞免疫功能的正常运作。这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过程,最终导致血液中IgE(是一种和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随着IgE的升高,机体的敏感性增加,喘息发作的风险也随之急剧上升。因此,肺炎支原体不仅直接损害呼吸系统,还可以通过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间接导致喘息等更严重的症状。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滕州市妇幼保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