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机体循环动脉压力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容易导致心脏、血管和其他器官长期损伤。 高血压病是指血液在动脉血管内持续高压的状态。正常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高压)在12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以下,舒张压(低压)在80毫米汞柱以下。当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时,就可以确诊高血压病。 发病原因 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首先,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家族史研究表明,直系亲属中如果有高血压病患者,患高血压病的风险就会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 其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和缺乏运动等,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会增加体内钠的摄入量,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增加血容量和血压水平;过量饮酒会干扰血压调节机制,导致血压升高;缺乏运动则会使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增加高血压病的风险。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影响。长期处于噪音、污染等不良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增加高血压病的风险。 预防和控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克),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量,适量增加富含钾、钙的食物的摄入量;适度运动,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压力过大。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能有效降低血压。 定期检测 定期进行血压检测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压检测。 合理用药 如果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物。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心理调适 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也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人们通过心理调适,如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睡眠充足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血压控制十分重要,建议每晚保持7小时~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了解高血压病知识 只有充分了解高血压病的症状、危害和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应对该疾病。高血压病患者应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知识,提升自我保健意识。 自我管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治高血压病的关键。这包括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放松心情,以及定期检测血压。 高血压病的监测与评估 除了定期检测血压,对已经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脏器的功能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社区支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院在高血压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可以提供健康教育、日常监测、药物管理等服务,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 总之,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健康的影响深远。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在必要时进行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卫生院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