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通讯员陈海洋 李惠子)近日,由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王启鸣任通信作者及发起专家的国内首个聚焦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耐药的专家共识——《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免疫治疗耐药评估及治疗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在《中华医学杂志》正式发布。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比超过80%。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对于一线免疫治疗耐药的处理策略尚缺乏一致性的共识或指南。 为解决临床需求并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引导,王启鸣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褚倩、湖南省肿瘤医院教授邬麟和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教授刘先领共同发起了该共识的制订。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来自肿瘤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31名专家组成了该共识的专家组。 专家组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针对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免疫治疗耐药后的定义与分类、评估标准以及后续治疗策略进行深入讨论,就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的判定、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的选择、寡进展的判定及治疗策略、广泛进展的治疗策略、免疫治疗再挑战及新型药物临床研究等问题形成相关推荐意见,最终形成了该共识。 该共识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将寡进展定义为进展病灶数目有限且能通过手术、放疗或介入等局部治疗手段达到局部控制。对于寡进展的患者,如一般状态稳定,建议维持原免疫治疗方案同时联合局部治疗。对于广泛进展的患者,如一线接受免疫单药治疗,建议行含铂方案化疗;如一线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建议行多西他赛单药化疗或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同时积极考虑入组临床研究。 业内专家认为,该共识作为首个聚焦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免疫治疗耐药评估及治疗策略的中国专家共识,将为国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耐药后的临床诊疗带来规范化的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