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九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头痛的类型及其管理方法
脑卒中后,这样康复训练
抑郁症的成因与治疗
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1
11 1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
 


□罗桃妮

急诊急救基本原则
    在进行急诊急救护理过程中,需坚持这几方面原则。
    控制病情 实施急诊急救时,应保证工作充分落实到位,以防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情况,使患者可以顺利脱离危险。
    及时救治 急救人员需要快速发现问题,及时救治,把握急救的最佳时间,挽回患者的生命。
    保证救治措施科学、安全 急救过程中,制订救治方案时,应充分体现出科学性,确保救治有效性,避免出现盲目救治情况。
    关注患者情感变化 进行急诊急救护理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患者情感需求,让患者在接受救治时,能够更具信心,提升对于救治的配合度。
    在进行急诊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窒息急救措施
    患者无法呼吸,出现窒息,或者呼吸困难时,急救人员须迅速识别。然后结合胸部挤压方式,将气道堵塞物有效排出。具体操作时,患者应保持弯腰前倾状态,通过手敲打背部,将气道中存在的阻塞物有效排出。在敲打无效时,实施腹部冲击,处于患者身后,拳头放置在患者胸骨下部位置,通过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然后迅速向内上方压迫,尝试将气道阻塞物排出。进而对患者呼吸展开持续性监测,如果患者窒息情况无改变,则需要继续进行急救,直到气道通畅。
烧伤急救措施
    针对烧伤部位进行冷却处理,通过冷水进行冲洗,或者结合凉水进行浸泡,尽量使烧伤组织温度降低。并且通过干净纱布覆盖住烧伤位置,以防伤口出现感染问题。避免使用药膏或者创口膏,以防发生感染问题。出现烫伤时,无需脱下衣物,不应通过冷水降温,在伤口泡湿基础上,将衣物小心去除,避免衣服和伤口之间粘在一起,不要对衣服进行撕拉,粘着部分将其留在皮肤,留作以后处理,通过纱布覆盖伤面,防止出现感染。
骨折急救措施
    发生骨折以后,避免盲目移动患者。在需要移动患者时,需保证患者骨折位置稳定,可使用绷带夹板对骨折位置进行固定。同时,重视止疼与减肿,也可运用冰敷骨折位置方式,尽可能减轻肿胀问题。
电击急救措施
    如果患者出现了心跳、呼吸停止情况,并且颈动脉搏动消失,需进行心肺复苏,并进行胸外按压。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则应引导其保持不动,进行充分休息。同时,针对患者全身症状进行观察,了解患者是否发生了心慌、头晕等症状。
中毒急救措施
    在发生中毒以后,常见的症状主要为呕吐、头晕、呼吸困难和昏迷等。出现此情况时,应尽可能为急救人员提供患者信息,其中包括毒物的类型与毒物的量。同时,不能对其进行自行处理,不采取诱导呕吐措施。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时,一般采用洗胃、吸氧等方式进行急救。
外伤急救措施
    当出现割伤、擦伤及撞伤等情况,清洗双手以后,可通过干净绷带,做好伤口的处理包扎,保证伤口位置处于干燥、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如果为扭伤,则不应活动关节,可以通过毛巾进行冰敷,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可以使用代替物,在扭伤出现24小时内,间隔1小时进行1次冰敷,时间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如果扭伤的时间超出24小时,则需要结合热敷方式,通过红外线灯进行照射,使患者血液循环得以加速,促进其扭伤症状的改善。
突发疾病急救措施
    如果患者突发心脏疾病,需要扶患者平躺,将患者衣服解开,使其能够保持呼吸顺畅。同时,针对患者展开胸外心脏按压,结合运用人工呼吸,使患者得以维持自身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出现了突发呼吸疾病,则需要进行就近治疗,结合氧气面罩或者雾化器的使用,帮助患者吸氧。
溺水急救措施
    在救助溺水者时,应做到分秒必争。在进行急救过程中,需要清除患者口鼻中的污物,将患者领口解开,使患者处于平卧状态,将溺水者的头部歪向一侧,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时,可以循环30次心肺复苏对应2次人工呼吸,一直到专业人员前来救治,或者溺水者苏醒。
    综上,在进行急诊急救护理时,情况会比较复杂,面对出现的突发情况,急救人员应做到冷静面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正确措施进行救护,进而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急诊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