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行动的力量——电影《热辣滚烫》观后感 |
|
□高亚丽
从南阳出差回来已经很累了,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近乎虚脱,它好像在报警说:“我需要休息,实在抗不住了。”但是,第二天儿子就要回上海工作,我想再和他多待一会儿。于是,我们去电影院看了《热辣滚烫》。 这部影片是贾玲自导自演的。几年前,我和儿子在春节期间,看过贾玲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你好,李焕英》,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孩子一起看这样的影片,非常有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 看电影的人很多,我们找了好几家影院,才买到电影票。电影开始了,当影片中出现在家“躺平”十年的乐莹时,我感到这是一部接地气的影片,因为在现实中,不乏这种无奈、无助的“躺平者”。 其实,在乐莹的“躺平”中,不仅蕴含着正向力量,还有无比善良的底色。不管妹妹用怎样恶毒的语言和拳脚对待自己,乐莹还是把属于自己的房子过户给妹妹。 由于对外形自卑(过度肥胖),也可能是童年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乐莹有着和外貌反差很大的胆怯性格,她对昊坤的爱,让人感觉卑微到了尘埃里。 乐莹和昊坤说话的语气,有一种捏着鼻子、小心翼翼的“假装”感。在这种“假装”感里,藏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我听到昊坤说:“人,得有梦想,并且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我为乐莹找对了人而感到欣慰,因为不想看到她再遭受挫折。 但是,现实如此残酷,昊坤说:“我打了那么多年拳击,都没见过3万块钱。这么多钱,我退役后总要生活吧!”有人说,昊坤很坏,我并不认同。他有梦想,只是经不起眼前的既得利益,3万块钱买走了他的“脊梁”。影片中,昊坤被对手一拳就打趴下了,付钱方还觉得不值。昊坤认为,如果两人搏击一番再假输,不如一拳输了比赛来得痛快。 乐莹虽然“躺平”十年,体重严重超标,但是母亲晚上还给她炖排骨,这份无条件地接纳和包容,是她能够坚持下来的巨大动力。 一个年轻人如果敢在社会上毫无顾忌地闯荡,父母的爱就是底气。在影片中,有一个细节令我很感动。乐莹拉着行李箱走出家门,想靠自己的能力立足,她想向母亲要钱,却看见母亲给她发了鼓励的信息,她一时有些迟疑,不好意思再向母亲要钱。但是,不用乐莹开口,母亲就把钱转了过来,这是一个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不管父母在乐莹的童年中如何缺位,但在乐莹“躺平”的这十年里,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 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接待过许多“躺平”的父母,他们常常焦急地问:“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呢?”其实,父母正确的做法是改变自己,真正地包容和接纳孩子。如果自己的改变只在表面,比如将种子埋在土里,没过几天就想扒开看看有没有发芽;或对孩子的变化视而不见,或感觉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期待,这些都是急功近利,会适得其反。 当乐莹练出了马甲线,穿着拳击服走向赛场,她穿过走廊时,看到了过去的自己,那个肥胖的、自卑的、胆怯的、隐忍的自己,那个女孩向她竖起了拇指。这一幕,用心理学的名词叫“跨时空对话”。感谢过去那个勇于抗争的自己,正是你的不放弃,才让我坚持到了现在。祝福现在的自己,你很棒!你是我的希望,为了你,我才坚持往前走。 我在工作中,经常应用“跨时空对话”的方式,让患者从过去的砥砺前行中找到力量和勇气,看到希望,建立信心。 比赛结束,乐莹被打得面目全非,但她第一次有勇气在朋友圈发信息:打了一场比赛,我赢了。她赢了?看到这里我有些懵。儿子回答我说:“她能上赛场就是赢了,她赢了自己的人生。”我感觉,“赢了自己的人生”有些抽象,应该说她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了。 当我们为梦想而努力前行时,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很多机会,也许最后会失败,但路上经历的一切都是收获。 影片放映结束后,荧幕上出现贾玲减肥时的体重记录。这时,我观察到大部分观众都没有离开放映厅,而是在一行行地阅读这些内容。这些枯燥的数字,是一个女孩涅槃重生的记录,是一步步将梦想化为现实的坚实脚步,是超强的行动力,这才是影片带给人们最震撼的部分。 当我和儿子走出电影院时,已是深夜。由于打不到出租车,我们骑着共享电动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疲惫感早已消散,我们相互激励,要在新的一年拿出贾玲减肥般的毅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努力进取!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永煤集团总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