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小儿肠套叠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 |
|
□王新营 小儿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主要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邻的肠腔内,导致肠道梗阻,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肠壁缺血、坏死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小儿肠套叠的患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护理方式 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比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并注意观察腹部症状的变化,比如腹痛的程度、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呕吐、血便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 饮食护理 在肠套叠初期或术后恢复阶段,应遵循医嘱给予禁食或低脂、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比如米汤、果汁等,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强、难消化的食物,以防加重肠道负担。 体位与活动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整体位,比如术后可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减少切口疼痛,同时也有助于防止肠内积液。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儿适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恢复。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小,对疾病和治疗过程可能存在恐惧感,家长和医护人员需提供足够的关爱和安抚,通过讲故事、玩玩具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其焦虑情绪。 并发症预防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观察有无肠梗阻复发、腹膜炎、休克等症状出现,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 早期识别与就医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比如突然出现阵发性剧烈哭闹、面色苍白、拒食、腹部肿块及果酱样大便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肠套叠的可能性,尽快送至医院就诊。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以防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复诊与随访 手术治疗后的患儿需要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监测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也要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确保其健康成长。 预防复发 尽管肠套叠病因复杂,但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复发,比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饱餐后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等因素的影响。 家庭护理教育 向家长普及肠套叠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在紧急状况下进行妥善处置。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冠县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