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八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我身边的“拆弹专家”
父爱如山
时光酿造的端午
收麦的日子
摄影作品
1
11 1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收麦的日子
 

□卜俊成

 

   当黄澄澄的杏挂满仲夏的枝头,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光泽;布谷鸟频繁穿梭于乡野的林间,不停地发出清脆的鸟鸣时,就又到了收麦的日子。对于童年时期的我而言,总是欢欣雀跃地盼望着这个时节的到来。因为这时学校常会放半个月的“麦假”,我在帮助家里干农活的光景里,不仅能够体味到辛苦付出后的丰收喜悦,还可以感受到当时贫瘠的农村生活之外的鲜活。
    农村收麦的浓厚氛围是从小满节气前后、麦穗逐渐变黄时开始的。农谚说:“麦稍黄,妞看娘。”这时离正式收麦的芒种节气来临还有大约两周的时间,在故乡豫中地区,已经出嫁的女儿都会带上时令的桃等水果,以及整箱的饼干、牛奶等相对容易存放的礼品到娘家走亲戚,一来表达探望深情,二来为娘家顺利收麦提供一些便于携带的干粮。因为“麦子入场昼夜忙,快打、快扬、快入仓”,为了防止收麦遇上突如其来的下雨天,乡亲们通常是来不及做饭的,干粮也就成了收麦时的必需品。
    这期间,我的母亲通常会请在村庄里游街串巷的农村艺人制作100多个变蛋;她自己也会腌制很多咸鸭蛋和咸鸡蛋,以备收麦时食用。父亲则会在收麦前的一周左右,到县城的集市上采购一些整件的啤酒、方便面和用于沏茶的橙汁粉、橘子精,以及镰刀、草帽、芭蕉扇等物资,来保障收麦的顺利进行。
    当金黄色的麦浪铺满田野,炽热的风吹拂着麦穗,发出轻盈的沙沙声时,收麦也就到了眼前。这时,当务之急是收拾出一块打麦场。在那个还没有机械化,收麦全部依靠人工的年月,乡亲们是把打麦场设置在自家主要麦田的地头,这样便于集中存放麦子。通常是先把地头成熟的麦子连根拔起,然后进行浅犁,再耙平整,接着把土地浇湿,随后在上面铺上一层陈年的麦秸,最后用牛或拖拉机拉着石磙碾压平整,一块打麦场就收拾好了。
    等到正式收麦的那天早上四五点,父母就会喊姐姐们和我起床,带着锐利的镰刀和干粮下地收麦。通常父亲和母亲每次割六垄麦,大姐、二姐和我割四垄麦。很多时候,我们姐弟所负责的麦子还没割完,父母就又开始把着新一轮六垄麦开始割了起来。割到上午八九点后,天气开始热了起来,长时间的弯腰割麦,再加上割麦时干硬的麦芒刺得人胳膊和脸庞又红又痒,让人累得喘不过气来。这时,听到田野里响起“冰糕、冰糕”的叫卖声后,父母常会让我们买几支冰糕解暑。每当冰糕的凉意下肚后,我和姐姐们就又一下子鼓足了干活儿的劲头。
    割完麦,我们一家人会通力协作,用人力车把麦子拉到打麦场,再借用邻居的脱粒机,把麦子全部打成麦粒。正式打麦的时候,父母负责把麦穗向脱粒机里输送,我们负责用盆子接麦粒,然后端到一旁晾晒。有时,如果等待脱粒机的人家太多,我们就把麦穗铺到打麦场上,用拖拉机拉着石磙碾压脱粒。这个过程比较费力,因为拖拉机每碾压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把麦秸挑走,然后把麦粒分离出来。如此来回数次,才能把麦粒全部碾压出来。随后,还需要借着风力,通过扬场把麦粒中的碎麦壳分离出去。尽管十分辛苦,但是看到麦粒饱满,又是一个丰收年的时候,父母的脸上总会洋溢出幸福的笑容。打完麦,把麦粒晒干入仓后,整个收麦的过程才算结束。
    其实,在收麦的日子里,繁重的农活儿都是依靠父母来完成的。我之所以喜欢收麦的时节,无非是可以毫无限制地食用方便面、饼干等干粮,无限畅饮用橙汁粉、橘子精等沏成的酸甜可口的饮料;可以自由自在地过没有作业的日子;还可以晚上和父母一起睡在打麦场里,闻着浓浓的麦香,听着夏虫的低鸣,伴着皎洁的月光,数着天上的星星入眠。此外,我还可以拎着篮子去田野里拾完麦穗后,到河堤的杨树下乘凉,顺便下河游玩,或爬到树上,用杨树枝条编成帽子避暑……这些有趣和新鲜的经历,都是当时年少的我眼中课堂无法给予的洒脱,尽管现在看来如此微不足道。
    时至今日,农村收麦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大型联合收割机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在20世纪90年代初需要一家人一周才能完成的收麦任务。自从上初中以后,在近30年里,由于在外求学和工作,我再也未曾割过麦,但我仍然会在每年小麦收割的时节,想念童年收麦的情景,想念那些泛着光的日子。我知道,在自己的那些回忆和思念里,所饱含的是永远都浓到化不开的乡愁。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